返回

第八十七章 十大厂和十大研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七章 十大厂和十大研发 (第2/3页)

只生产个二三十枚鱼雷,但是由于所采用的材料,零件无一不是最先进的,产值很是惊人。完善的管理无疑会极大的降低成本,而一旦科研工作能够进入良性循环,那么鱼雷的质量将会得到提升。

    对于海抗军来说,鱼雷的生产至关重要。没有鱼雷貔貅号潜艇出海就没有武器。而提高鱼雷的性能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研发和制造各个环节都必须做到尽善尽美。根据李广的下一步扩军计划,鱼雷的产量必须提高。而鱼雷家族中的另一个产品--热动力鱼雷必须提高性能。在确定了两个鱼雷厂的领导之后,李广总算轻松不少,诸葛亮之叹少了许多。

    炮弹厂最近有了突破,已经开始制造榴弹,质量或许不很好,但是已经能够使用。

    以此为标准,炮弹厂步入正轨。现在虽然还在试制阶段,如果到年底,相信月产一百吨的炮弹不会很难。按照目前的市值,这可是二十万美元的产值。而穿甲弹和高炮弹的研发也在进行当中,在李广的计划中,将来榴弹的生产将会拨给民营,而海抗军的炮弹厂将把目标定在高炮弹和穿甲弹这样的高端产品上。不过目前才刚刚走出第一步,任重而道远。

    李广最近在一项项的把产业分工,找出能够胜任的管理人员。有的研究项目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就临时指定一位,可能会不很合理,但是减轻了李广自身的压力。

    作为李广自身来说,他实在不愿意涉及太多的产业项目,也不愿意涉及太多的科研项目。但问题是,他做的事情是打仗,是拼人命的。而李广又明知道海抗军欠缺,自己又知道一些,叫他不发展而去耗费战士的生命,他良心难安。

    李广现在不缺钱,但是难以购买到合适的武器,尤其是大炮。海岛防御绝对不是只凭轻武器就能做到的。

    大口径加农炮根本别想,就是大口径榴弹炮也很难购买。美国人销售步枪,子弹非常积极,但是大口径的火炮根本不对外销售,实际上美国人现在对战争的准备也很是不足,根本就没有多少重炮。而李广也没有更多的情报出售给苏联,也弄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