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 打草蛇不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三章 打草蛇不惊 (第2/3页)

自从和季克良第一次见面,两人合作在上海干掉了几个小鬼子,李广就发现季克良的心理素质极好,冷静果敢。这是一个潜艇指挥官必须的一个素质。

    作战技巧,季克良也学习的非常快,目前潜艇作战手册就是季克良主笔的,他看问题的深度甚至比任天洋还要深刻。任天洋相对的对于海战的理解全面一些。再加上季克良能歌,善于和战士们交流,威望还是很不错的。

    即使有这样,那样的优点。李广还是决定得考验一下季克良。貔貅号进入南海之后,潜艇上的指挥权交给了季克良。任天洋仍然担任大副,李广开始在艇长室写写画画,思考海抗军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南海周边的势力现在主要有几个国家控制。其中法国控制了印度支那,也就是越南。

    英国控制了缅甸。美国控制了菲律宾,也就控制了南海海盆的东出口。

    而欧洲小国荷兰控制区域却是最大,南海前往印度洋的大门,苏门答腊岛被他控制,也就控制了马六甲海峡。等于控制了南海的的西大门。

    而不仅如此,加里曼丹岛(印度尼西亚)和爪哇岛等南部岛屿也大多在其控制之下。等于说南海的南部出口全部在其控制之下。

    而这中间,也有些岛屿被日本占领(特鲁克岛现在是日本海军的基地)。日本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然被欧美联手坑了一把,没有得到太多的利益,但是接手了一战战败国德国在南洋岛屿的控制,也算小有收获。但是日本人控制的岛屿大多比较贫困,资源缺乏,使得日本很是不满,现在日本人不是不想立刻占领这些区域。而是摄于美国英国法国的力量,不敢轻举妄动。要不然一个小小的荷兰,军力薄弱,早被日本人赶出了南亚。

    日本对太平洋岛屿早就垂涎三尺,根据日本的战略,最为看重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法属印度支那,那里有粮食和橡胶。一个是荷属东印度群岛,那里有石油。

    日本在三九年大约需要五百万吨的石油,九成都需要进口。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石油产量现在是八百万吨,也就是说只要拿下这里,日本的石油消耗就能自给自足。对于日本来说比钢铁还紧缺的就是石油。

    说白了,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本来日本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拿到了中国的东北。为其国内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在七七事变之后,日本根本就没有打全面战争的准备,结果准备不足,别看战场上节节胜利,但是庞大的物资消耗已经使得日本难以为继。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已经忍耐不住贪婪,已经蠢蠢欲动,想把南洋各地纳入囊中。只有获得了资源,它才能把中国的战局维持下去。

    现在日本向法国施压,而法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气焰,甚至同意日本派人员进驻越南,监督通过海防运往中国的物资。这样一来中国更加难以得到外部的军火供应。而日本则在这一地区大肆的购买橡胶,石油等战略物资。

    李广无力改变国际局势,在这种情形之下,李广对于貔貅号的作战任务很是明确,打击日本的运输线。不能让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