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返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返航 (第2/3页)

万吨鸟粪至少能供应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四个省,能保证粮食在三年时间内每年增产一千万吨。这个数目就极为可观了,一千万吨的大米至少能养活四千万人口。

    这才是真正的为国家做贡献,有了充裕的粮食,那么几年之后的中原大饥荒或许会缓解不少。李广已经冒出一个念头,想办法引导中原地区的灾民往南方来。

    第二件事情,李广有些头疼。老乡徐战带了近千的老弱病残前来投奔。本来这些人员李广不很担心安置,甚至希望多一些。但是一个关键问题是徐战真是伸手不知道脸红。

    徐战要留在国内,他要继续上战场。

    要是只这样也就罢了,徐战还请李广支援些武器,支援些人员。

    李广看到徐战的要求,简直无语。当初在美国李广最先收了这个跟班。而刚到南京,徐战就把李广丢到了一边回家组织义勇参加抗战。

    末了,徐战为了安置手下的家眷,把这么一大堆人托付给了李广。都是中国人,李广能者多劳,接收这些老弱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徐战竟然要借人借枪。

    海抗军海军加上陆战队总共才六百人,力量还差得远。比如李广如果想再组织一艘潜艇的人员都很难凑齐整。

    不过郑学昌给李广发的电报中竟然满篇都是为徐战说情。李广知道国内抗战的条件艰苦,但是不知道竟然艰苦到了无法描述的地步。

    根据徐战的描述,华军中不少部队竟然连人手一支步枪都做不到。而他曾经跟随的胡宗南,算是蒋委员长的嫡系部队了,枪虽然齐整,但是弟兄们上战场不过十颗子弹两枚手榴弹。而后勤供应更是缺乏,很难想象这些热血男儿平时一天中只能吃两顿饭,一顿干饭一顿稀饭,许多时候竟然是饿着肚子上战场的。

    受伤的战士几乎没有什么药物治疗,徐战手下的弟兄曾经多次出现受伤后得不到医治,活活的疼死。

    徐战也是上过军校的,可是部队严重缺乏火力,弟兄们几乎是依靠血肉在和日本鬼子厮杀。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使得战场上华军弟兄伤亡惨重,出现敌我伤亡比例十比一的情形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华军训练严重不足。几乎就没有打过几颗子弹就上战场的新兵比比皆是,这样的部队伤亡惨重几乎是必然的。

    徐战不是不知道出海也能为国家抗战做出贡献,但是他的良心叫他不能离开国土,他不能抛下阵亡的弟兄。

    李广的印象中,徐战虽然有些冲动,但绝对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这次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想必也是无奈之举。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广决定答应徐战的要求。于是一支小小的海抗军编外游击队成立了。郑学昌的船队中有皮卡号上的八十号人以及押送商船的七八十号人。经过计划,李广给徐战提供了三十六个士兵,三十六只枪。四挺重机枪。并且划拨了一些药品弹药。

    担心这个小老乡火力不足,专门从桂系那里弄了四门迫击炮和一批炮弹。末了还给了徐战一千大洋作为军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