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初到鲁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初到鲁国 (第2/3页)

铺罢了。最大的一家自然是与此路同名文湘的文湘居,名气稍差的另外两家分别是闻道斋和逸风阁。张寻此人有个怪癖,只要有选择,就不找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前世他就不用Intel,而用AMD,不上移动的号,上联通的。)张寻先来到闻道斋,走到柜台,掌柜也没有开口问,吩咐伙计上一壶好茶,然后把张寻引到旁边的雅间坐下后才开口问道:“请问先生如何称呼?”张寻回道:“免贵,姓张”而后就从竹篓中取出一尊玉佛摆件放在桌上。掌柜明白这是张寻在考他的眼力,看出来了好谈,看不出来就只有请出供奉来了,那自己就是一个引荐之人,得不到什么好处了。此时那伙计也把茶送上来并分别为张寻和掌柜倒上后就退了出去。张寻漫不经心的品起茶来,等待掌柜的答复。这掌柜姓刘,名富盛,今年四十八岁,成为这悟道斋的掌柜也有十八年了,在这外城之中怎么着也算一号人物。刘富盛朝张寻点了点头,就把玉佛摆件拿起来仔细端详,佛像造型没啥说的,正是那有“大肚能容”之称的弥勒佛;入手温润,色泽透亮,却是玉中精品。而玉佛摆件下面用小篆刻着四个大字“文昌元年”,越看下去,刘富盛越无法自已。难得的传世古玉啊!张寻来这卖这玉佛摆件就是换些银两,好在这莱芜城定居下来。此刻看那掌柜基本看出了这件玉佛摆件的出处,也不想节外生枝,咳嗽一声,然后做了个三的手势。刘富盛知道这是张寻开价三十万两银子,估了估行情,点头答应了下来。张寻向刘富盛说起,自己是附近山上隐士的学生,现在奉师命入世考取功名。刘富盛也是个妙人,闻弦歌而知雅意,笑着说,这事好办,交给我了。半个时辰之后,张寻拿着玉通钱庄(鲁国排名第二的钱庄,境内各城均有分号)的三十万两银票和身份证明走出了悟道斋。

    张寻知道,要打听消息,除了青楼,也就是酒楼,茶馆适合了。而酒楼和茶馆无疑是酒楼更适合张寻,本身张寻是爱酒之人不说,关键是他初来此地,一个朋友都不认识,一个人喝酒,正常的很,一个人在茶楼品茶就怪异了。张寻先找了家客栈住下,洗了个澡,换上一套风流才子出席诗会穿的那种衣服,还装逼的从玉佩空间里拿出一把折扇,这把折扇材质很好,是醉道人留下的,最难得的是扇面是空白的,他就一面画上竹子,一面写上南唐李后主李煜的《咏扇》诗句“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确实很雅,张寻很是喜欢。照了照镜子,确实像极了风流才子,高兴的关上房门,去喝酒去了。

    张寻先就问过客栈的小二,知道在这莱芜外城,最出名的酒楼就是位于中轴线上的醉仙楼,尤其是醉仙楼老板娘(女老板)何馨岚自酿的玉壶春酒更是一绝,尝过的人都说好;而说到菜,鲁菜不说,这里还有从天府之国远道而来的川菜大厨,尤其善长开水白菜和麻婆豆腐两道菜。张寻前世除了无酒不欢还无辣不欢,于是就叫了辆马车欣然前往。到了醉仙居,给了那车夫五两银子就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