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后海边上的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后海边上的家 (第2/3页)

的活动场所,前海冰场。这个地方在当时那个年代,就相当于90年代的jj迪厅、00年代的后海酒吧街、10年代的三里屯酒吧街一样,属于那些冲锋在时代前沿的年轻人的特定场所。

    当春暖花开之后,沿着三海一圈,都会看到有人在垂钓,三海中常年水流不断,水中长满了水草,鱼类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大多是野生鱼类,人工撒放的鱼苗不多。在这里钓鱼的人有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小p孩,各色各样,有的用很讲究的商品鱼竿,动辄十多米长,从岸边用一个自制的钢架子架着,笔直的伸向水面,北京俗称叫“大炮”。

    也有那些不讲究的,用根细竹子自己把枝杈削掉,2、3米长,也算是不错的鱼竿;而那些孩子们随便撅一根柳树条,拴上点棉线,把缝衣针烧软弯成钩子状,和一点白面团,加点香油啥的,也能钓一些小鱼取乐。

    而就在后海的北岸,宋庆龄故居(清代醇亲王府)前面的沿岸小花园里,一个青年人正坐在后海的栏杆上,愣呆呆的看着湖面。其实在这里小憩、闲逛的年轻人有的是,看着湖面发呆也不新鲜,但是这个年轻人在这里已经坐了好几个小时了,连在他前面不远处湖岸上钓鱼的老大爷都已经发现了身后的这个小伙子,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他,生怕这位爷想不开再跳了湖。

    这个年轻人穿着一条牛仔裤,绿色短体恤,短短的头发,面容有点清瘦,虽然是坐着,但是看个头可不矮,年纪也就是十八九、二十啷当岁,他的所有地方都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就是他那双盯着湖面的不大的眼睛让人看了有点慎得慌,那个眼神啊,咋形容呢?绝望中透着希望、空洞中带着内涵、乜呆呆中还夹在着那么一丝清明,反正就是一个欠抽的类型。

    如果你见过那个倒霉的“雷震死”洪涛,你会发现,这个青年长得和洪涛还真像,除了瘦一些和没胡子之外,基本就是洪涛的翻版,难道他是洪涛的儿子?不对,洪涛夫妇倆没孩子,就算有,也没有这么逆生长的,老爹是70后,儿子也是70后。

    其实这个就是被雷劈的那个洪涛,用俗话说他被雷劈回n年前了,用专业术语说,他穿越了。当倒霉的洪涛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他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他初中时候出奇讨厌,拿二踢脚在屋子里放,结果把房顶蹦出来的那个大黑圈。

    然后一扭头,第二眼还没看完,就像见了鬼一样,从床上跳了起来,床头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