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帝星 (第2/3页)
原来这就是洛阳名士公冶先生。洛阳公冶德才双绝,却无意长安出仕,而偏居洛阳。因其才谋智计,受到了洛阳桓家的极高礼遇,更是成了桓家子侄们的老师。
公冶先生扶起适之,只是默默微笑。
“老师是觉得学生不该允了邓曜的要求,让他随信王殿下征讨张览吗?”桓适之见状问道。
“适之觉得,相爷是赞同,还是不赞同呢?”公冶先生笑问。
桓适之细想道:“父亲行事,尽为大周,从来不屑于那些党争之事。如今黑甲卫骁勇,正可以为荡寇的助力。所以适之以为,父亲应该是赞同的。”
公冶先生眼睛微眯,笑着摇了摇头:“适之本性高洁,我这个当老师的本应当高兴。只是眼下形式微妙,若这个邓曜此次行事平平倒还罢了,若是真能有奇功,乃至压了主将,只怕是更会激化党争。为人高雅,不参与这些党同伐异是好的,可是世事如此,却不能不多做些考量。”
“老师教导的是,适之草率了,以至于谋小失大。不过,适之曾了解过这个邓曜。此人虽不容小觑,却行事颇为内敛沉稳,应该不会是那样急功近利、不管不顾的人。”
公冶先生闻言,捻须笑笑,不再置评,只是说:“潼儿从白乐山回来了,适之得空去看看她吧。”说罢,便拂了拂宽袖,顺着西廊出了府。
桓适之一时间不甚解公冶先生的意思,站在廊下良久。直到近旁的小厮唤了好几声,才回过神来。
“吩咐备车。”桓适之吩咐小厮。
“公子不去西院看翁主了吗?”小厮忍不住问道。
桓适之往前院走去:“去公冶邸。”
……
马车停在了城西洛水边的一处小院子前。桓适之下车扣门,一个才总角的小童儿开了门,一瞧,忙笑着让进来,一边喊:“大公子来了。”
进了院门是一条小径,通向后面的两进木棚房子。虽然简朴,却布置清雅。后院酸枝木搭的矮篱笆圈出一片,种着些香草藤蔓,郁郁葱葱的,有些开着碎花,有些挂着些珍珠、珊瑚似的小果子。香花香果,沁人心脾,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