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刘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六章 刘伶 (第1/3页)

    刘伶(生卒年不详),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

    刘伶嗜酒,酒风豪迈,被称为“醉侯”,好老庄之学,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也是“竹林七贤”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作为竹林七贤中的一员,嗜酒如命、曾发出“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豪言。

    刘伶曾任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竭力提倡无为而治,因无所作为而罢官。泰始二年(266年)朝廷请刘伶再次入朝为官,刘伶不愿继续做官而拒绝,最后寿终正寝。

    刘伶现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颂》和《北芒客舍诗》。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精神面貌,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刘伶身高六尺(不到一米五),容貌很丑陋。放肆情志,常以身处宇宙调和万物为意,从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故漠不关心,只与阮籍、嵇康相交甚厚,遇上时便有说有笑,非常投机,携手共游山水,对于有没有家产根本不介意。

    泰始初年(265年),刘伶任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朝建立后参与对策,竭力提倡无为而治。同辈的人都因考核优秀而升迁,惟独刘伶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年(266年),朝廷派特使请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最后老死家中。

    刘伶好老庄之学,在生活上不拘礼法,饮酒为常,甚至达到了病酒的境地,纵酒放达,做出了一些超越常理之事。与同样是借酒避世,“半醉半醒”的嵇康、阮籍等人相比更为惊世骇俗。他的好酒,他的以酒言悲,完全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让执政者觉得自己百无一用。刘伶所作的《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他喝酒之后,让“醉死便埋”等等,表面上看来,他如同酒鬼,骨子里是他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理念的心神再现,都是他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一种表达,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片锸任埋

    刘伶平日少言寡语,惟以饮酒为乐事.常纵酒狂饮,数日不止,刘伶常常坐着鹿车,带着酒,并命人拿着铁锹跟在后面,嘱令说,“我如果醉死了,就地把我埋掉.”他置生死于度外就是这样。

    刘伶病酒

    刘伶因饮酒过度而导致身体不适,感到异常口渴,就向妻子讨酒喝。他妻子把酒倒掉,把酒器毁坏,哭着劝道:“你喝酒过量,这不是养生的办法,必须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但我不能自己禁,只能向鬼神祷告,自己发誓来戒掉酒瘾。你就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