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水淹下邳 (第3/3页)
。他们拿着连弩和襄阳铁刀,四处寻找着活着的曹军士兵。
不是为了俘虏,更不是为了救援。他们只是为了杀戮!见到活的,先用连弩射,还没有死的,就用刀去砍。不要俘虏,也不要首级!
夏侯惇和徐晃被大水冲击到了树林里面,他们抱住大树,爬到了树冠上面。
然后就看见一条条小船,划到了他们附近。徐州士兵都举起了连弩,对准了树林上面的曹军。
夏侯惇大喊:“我是曹军统帅夏侯惇!”。
回答他的,是一阵冷漠的箭矢。一个小小校尉冷笑说道:“夏侯家族和曹操穿一条裤子,绝对不会投降的,杀了算了!只是要把尸体拿回去记功!”
徐晃远远的看着这一幕,眼睁睁的看着夏侯惇被射成了刺猬。他不知道自己该投降还是英勇就义,这种被普通士兵围殴致死很让人憋屈。
那个小校,又指挥人划船到了徐晃附近。
他明显是看过徐晃的图像,开口就问:“是徐晃徐将军吧?”
徐晃中气不足的回到:“正是某家”。
他现在两手空空,宣化大斧也不知道被大水冲到哪里去了。想厮杀也没有武器。
小校明显不想和他纠缠,直接问道:“将军也不想投降是吧?左右,弩弓瞄准!”
听到这个命令,徐晃鬼使神差的喊道:“愿降,我愿意投降。”
那个小校狡诈的一笑,让人上来把徐晃五花大绑,带回船上。
徐晃束手就擒,任由他们绑了,带回下邳,就这样做了徐州兵马的俘虏。
徐荣和徐晃是老熟人了,都为董卓效力过。所以也没有难为他,还摆酒为他压惊。只是把他软禁起来,听候公孙康的发落。
只有夏侯渊,被大水冲到几十里外,爬上岸,找个方向,沿途收拢了一些败军,步行逃回了许都。
三万士兵就此被全灭,回到许都的还不超过1000人。曹军又遭到一次惨重的打击。
据说曹操听说夏侯惇的死讯时,大叫一声,仰头吐血,昏倒在地。
“水、火”是冷兵器时代,战争中常借助攻敌的手段,其破坏程度是人力所不能抗拒的。“水攻”之法较为简单,只要把水引入低洼的城池,其为水困,断绝了与外界联系,其以粮尽而坐以待毙,只有投降一条路。这比攻城的成本要小的多,所以郭嘉说“可抵二十万师”正是此意。
“水淹”法少于“火攻法”是因为取“火”较容易,而引水则难度很大。而且筑坝,挖渠、费时、费力,更不易保密,自然条件要求更苛刻。而“火”则方便。所以“火攻”的利用率比“水攻”要高,其技术含量和技巧也是多种多样。人类自钻木取火后,“火种”以石镰形随时可用,攻城可烧城门、房屋,设伏可利用山林、泽草。以“火箭”引燃火药更是增大火的威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多用火攻,善用火攻便在于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