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205年的国内形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205年的国内形势 (第2/3页)

绰有余的。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下来。期间吕布也曾派人向吕玲绮求援,希望她给公孙康吹吹枕头风。

    但一个分裂的江东,比一个统一的江东,更符合辽东的利益。所以公孙康根本不在意吕玲绮的意见。逼得急了,甚至连续二个月不见吕玲绮。

    吕玲绮这才翻然悔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从此再也不参与政事。

    曹操在平定羌人之乱后,就进入了大治的时代。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

    早在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

    现在他占据了关中,立即下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

    屯田制的实行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

    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

    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

    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

    建安五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

    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一大成功。

    曹操大力发展经济,是跟辽东学习的。他终于认识到经济实力是战争的基础。从迷信妖术的黑化道路上回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