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草原的新生 (第2/3页)
包括放牧的方法、接生的方法,如何看护家畜,如何做个兽医,给牛羊治病,他们都系统的学习过。
在学校的8年时间,足够他们学会这一切了。
至于懒惰的人,八年都没有学会,最后考核不合格的人,都被送去挖矿山了。
在这个时代,懒惰也是一种罪。没有人惯着他们!所有人都需要自食其力。
说到张龙的鲜卑媳妇,王强也有一个。
二年前,随着牛羊分配下来的,还有一个健壮的鲜卑女人!这也不是免费的,是官府做好价钱,半卖半送的。也是需要十年内还清贷款的。
因为这是勇敢的汉族将士们的战利品,换成钱后,要分配给将士们的,所以没有牧民说坏话,认为官府死要钱!
相貌不会有多么漂亮,但手脚粗大,身体健康。草原放牧的活计,比王强张龙这些在学校专业学校过的,还精通!毕竟人家是在草原,在马背上长大的。
所以王强他们,就多了一个贤内助!
二年下来,基本都有了孩子,王强的孩子已经快一岁了。没有想到张龙这么快就有了第二胎!
草原这些新的牧民,成分很复杂。
除了王强张龙这些军校毕业的孤儿,还有一些大家庭分离出来的汉人。
原本逃难来到辽东的中原流民,基本上已经有了三个以上的儿子,官府就强迫他们分家,抽取其中一个成年的儿子,分派到草原生活。
起初他们都是抗拒的,因为宗族的观念很流行,一大家子人都喜欢聚在一起生活。
但官府的宣传很到位,让大家都认为:到草原去,占据草原!不给别的游牧民族机会,就可以避免百年后,有新的草原游牧民族进攻中原。就可以避免战火,避免汉人成为二脚羊!
这是一种大义,官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造成了一种气氛:如果家里有二个以上的成年男子,不分出一个去草原,就是自私自利!就是不顾汉人种族的延续。
民族英雄公孙康首先带头,把他的二个才八九岁的儿子公孙渊与公孙悦分封为东西部草原的可汗,并且承诺:当他们16岁时,就让他们独立去草原生活!
当然人家是来草原做王的,会有大量的卫士和幕僚。但这也是一个态度,把大草原化为汉人自古以来的领地的态度!
现在,二年过去了,在东部大草原上,中原汉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二百万!
除了汉人,还有几十万的乌桓人,上百万的高句丽人。
他们和汉人混居在一起,已经不叫乌桓人和高句丽人了。
他们也是汉人,是经过三年挖矿、二年种地改造的汉人!所以他们倍加珍惜自己这个来之不易的汉人身份。说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