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袁绍病逝 (第2/3页)
袁尚。
现在袁绍却能够做出:谁的战功大,谁就是我的接班人的决定。可以说是他最后的英明!
众位儿子大喜,各自挑选了自己派别的谋士、大将,带着几万兵马,就分头去各地边境杀敌立功了。
袁熙为幽州刺史,高干为并州刺史,他们对保家卫国是当仁不让的。
武将中,张郃在河内郡,高览在平原郡。所以袁绍派颜良去帮袁熙,文丑去帮高干。
且说颜良这一路,因为颜良为人比较高傲,所以他也不用什么计谋,就是猛打猛冲。
他面对的是东部鲜卑。大点的部落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每次出兵都可以带甲数万。
而颜良只有3000骑兵,其余二万人马都是步兵。
在颜良进入幽州的数月间,他打垮了数十股大小部落,斩杀鲜卑骑兵超过六万人!
而慕容恪一直避免与颜良硬碰硬,在这几个月里面,一直躲避着颜良抢劫汉人。
每次颜良打垮了一个部落的侵略士兵,慕容恪总能第一时间赶到那个部落的驻地,进行无情的兼并。
原因是辽东洒下的无处不在的细作,每次都给慕容恪提供了及时的情报。
慕容恪虽然年纪幼小,为人却是真正的冷酷无情。对于被兼并的部落,是绝对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数月间,在颜良的无意配合下,慕容恪足足吞并了十几家大小部落。统治人口也膨胀到50万人!
统治的人口多了,当然是件好事;但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就必须抢夺更多的粮食和财物。这样一来,就再也无法避开颜良了。必须和颜良来一场硬仗才可以。
这几个月,颜良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士气,鲜卑骑士又被唤醒了遥远的记忆,对颜良畏惧不几。慕容恪提前激励将士,指出颜良有勇无谋,其军四处奔波,已经是饥疲难用,定可击破。
仅仅空口说白话是不够的,慕容恪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决战的地点,选在了上谷的一片大草原上。
慕容恪派了上万名士兵,抓捕了5000多名上谷的汉人。押着他们行进到上谷草原的平地间,才停下来。
颜良得到消息,果然赶来营救。
慕容恪将鲜卑骑兵军队分为三部。慕容恪自率中军,选善射者5000人,以铁锁连战马结方阵而前,另两部各置一侧配合主力进击。
颜良恃勇轻敌,果然中计,直突鲜卑骑兵中部铁马方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