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刺杀轲比能 (第3/3页)
二人都打着响亮的呼噜,看来今晚的一场男女大战,消耗了他们的不少体力。
韩龙没有走近,再次取出吹针筒。一按钩机,就结果了轲比能和他宠妾的性命。
漆黑的大帐中,没有一点光芒。韩龙屏住呼吸片刻,确认大帐中再也无人。
轻轻的走上前去,一刀斩下轲比能的脑袋。然后又揭开被子,再次确认没有其他人在内。
韩龙没有带走轲比能的头颅,公孙康特意强调不需要轲比能的脑袋。
带着血腥的头颅,在莽莽大草原上,韩龙他们逃走的难度会加大十倍!
公孙康爱惜这些墨家刺部的人才,不想他们为了一些无用的东西牺牲,所以才特意说明的。
轲比能的脑袋,最大的作用是挂在城头上显耀战功。公孙康需要这种荣誉吗?当然不需要!他需要的,是整个大草原,是整个鲜卑族的消失。
韩龙轻轻的走出大帐,六个兄弟也完整无缺的汇拢过来。整个过程不到半刻钟。
叱咤风云、纵横草原的大英雄轲比能就这样无声无息、委委屈屈的死亡了。
当韩龙他们逃离王帐,在大草原上一边躲避鲜卑人的追击,一边逃回幽州的时候。
公孙康正在回忆起轲比能的历史资料,感觉到轲比能这个人也算是一代豪杰,异族的英雄人物。
轲比能本来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人,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因为这个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河北,中原汉人有很多逃奔轲比能。轲比能教会他们使用兵器,同时他自己也学到不少中原文化。所以他统率部下,摹效中国。出去打猎,高举军旗,以击鼓作为进退的口令。建安年间,轲比能通过阎柔向朝廷进贡。
他统率下的部众,战守有法,战斗力相当强大。自曹操北征后向曹氏进贡表示效忠。到魏文帝时比能受封附义王。后来在比能进行部落统一战争时,受魏国干涉,受沉重打击,于是对魏怀贰,献书魏帝表忠以麻痹魏庭使之放松警惕。
轲比能的势力得以强盛,控弦十馀万骑。为害魏国边境。每次钞略得财物,轲比能都公开透明地均平分配,所以得部众死力,各部大人都敬畏之。
《三国志》:“后鲜卑大人轲比能复制御群狄,尽收匈奴故地,自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数犯塞寇边,幽、并苦之。田豫有马城之围,毕轨有陉北之败。青龙中,帝乃听王雄,遣剑客刺之。然后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由是边陲差安。”
《三国志》:“以勇健,断法平端,不贪财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