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袁绍的失败(下) (第2/3页)
还原了投石车,还改进了八牛弩。造出了三弓床弩。这次也要在攻城战中大显身手。
三弓床弩,最后面那张弓的方向是和其他二张弓的位置相反的,这样可以加大弦的行程,增加弓弦的反弹力度,增加它的威力。
但刘烨没有加上二个小滑轮,减少弓弦的摩擦力;弓弦也不是鲸鱼筋做的。这也是辽东第四代床子弩的核心机密。辽东第五代床子弩,甚至把弓臂也改成了多层钢板弹簧叠加。真正变成了大杀器。
曹操的军队,忙忙碌碌的准备了五天时间。在第六天,又来到了白马城下。
这次不斗将,也没有让王道长施展法术。
曹操的军队前,一字排开了数十量投石车、数十架床子弩。
投石车对准的是城墙,床子弩对准的是城门。城门狭小,刘烨命令床子弩采用三段式射法,每批十架床弩同时发射。
在抛石车、床子弩前面的,是3000名顶盔挂甲的重甲兵,拿着长刀,负责守护攻城设备。
是不是看着眼熟,正是辽东的战法。刘烨学了十足十。
一切就位,刘烨下令:“抛石车,发射!”
几十架抛石车此起彼伏的开始投掷大石头。每架投石车上装有二十支皮绳,分别由二十个精壮的士卒拉住。他们都赤着上身,肌肉凹凸,在太阳下来闪着油光。
经过五天的训练,这些士卒已经可以步调一致,按照车长的口令,“一、二、三,拽!”
士兵们一齐拽下皮绳,另一端的石头就被抛向城墙。
这种投石车的原理是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
几十块百斤左右重的大石头砸在城墙上,城墙忽闪忽闪的抖了几抖。白马城还是老式的土城墙,也不是很高。袁绍根本没有加固它,还是占领前的老样子。
东郡太守刘延在刘烨身边指点着:这段城墙哪里哪里是薄弱环节,原来已经坍塌,后来又修补的。
刘烨就指示投石车对准刘延指点的部分城墙,重点发射。
光挨打不还手,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