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袁绍进军白马城 (第2/3页)
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
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加强防守,咬牙坚持下去。
这个发生重大转变的锲机在哪里?在许攸身上。
历史上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曹操。曹操很高兴,厚待他。许攸就献计:火烧乌巢。于是袁绍军队败亡。
现在喃?审配在袁绍身边,反而是许攸留守邺城。
许攸给袁绍写了一封信,说:“曹操兵少,而集中全力来抵抗我军,许都由剩下的人守卫,防备一定空虚,如果派一支队伍轻装前进,连夜奔袭,可以攻陷许都。占领许都后,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溃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一定可将他击败。”
袁绍不同意,说:“我一定要先捉住曹操。”
应该说,这是袁绍的脑残属性又发作了。才没有听从许攸的建议。
但之前他头脑清醒的时候,派出去的二路大军(高览和张郃),还是起到了牵制曹军的作用。
曹操的兵马本就不多,现在又分兵三处。导致他捉襟见肘,不敢再轻易冒险,只能和袁绍对峙。
吃瓜观众公孙康觉得很无聊,三个月来,臧霸都取下泰山郡全境了。袁绍还在和曹操大眼瞪小眼的对视,谁也不出手。
让我帮他们一把,打破僵局吧。汉末活雷锋公孙康认真的想到。
怎么破僵局喃?离他最近的是夏侯惇一支人马。
所以理所当然的,公孙康就想到把夏侯惇这支人马吃掉,曹操必然会乱了方寸。
公孙康让沮授给高览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送去。说明冠军侯将派徐荣带领辽东铁骑去同他一起合击夏侯惇,请他不要因为误会而去攻击徐州兵马。
高览非常高兴,回信表示:非常感谢冠军侯的帮助,他已经通知沿途的河北士兵给予徐州兵马方便。
收到高览的回信,公孙康才下令徐荣带领二万辽东铁骑去济北国参战,目标为击溃夏侯惇的二万人马。
徐荣带人出发,进入济北国的疆域后,高览的士兵果然一路放行。不但没有阻拦,沿途还提供了饮水和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