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刘巴、五级半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刘巴、五级半系统 (第2/3页)

统治,“与士共治天下”。

    现在公孙康邀请他们去辽东,他们还真的感觉到理所应当,而不是觉得:兵子在侮辱我。

    袁徽和刘巴一齐拜倒:“诺!愿为主公效力!”这样公孙康就又算招揽到二个人才了。

    刘巴这个人,连诸葛亮都佩服他,诸葛亮曾经说过:“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见《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

    刘巴是三国时代,唯一懂点经济和金融知识的人。

    他最牛的贡献是在归附刘备后不久。史载,在刘备攻取益州之后,国库空空,刘备十分忧心。刘巴说:“小事一桩,三个动作搞定:一、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二、统一全国物价;三、实行公卖制度。”(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刘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而袁徽是许靖的粉丝,当即又开始推荐许靖,推崇许靖的德行和执政能力。

    公孙康顺水推舟,亲笔给许靖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去辽东共谋大业,共同为天下的百姓做一点事情,尽一点微薄之力。

    这些大儒,他们的价值,体现在对中原士林阶层的号召力,而不是在交州教化土人方面。在交州,有一万名辽东士兵,拿着刀教化,比大儒们的千言万语都好使。

    而大儒们到了中原,替公孙康吹嘘,比十万拿刀的士兵还好使。这就是中原受过教化的百姓和蛮夷之地部落成员的区别。

    在这个时代,在野士林要出来做事,一般会要求买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家世好;二是有自己的地盘;三是与士林有渊源。公孙康现在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所以士林趋之若鹜。

    而早期的刘备,这三个条件完全不具备。士林中人很少有人愿意跟随这样一个流浪的低层武人集团,因为这会自降身价。

    大家都是在士林中玩的,跟什么样的老大混江湖,事关自己的体面和前程,半点马虎不得。

    等到夜深人静,繁华散去,公孙康一个人在大帐中开始沟通小甲,要求系统升级。

    公孙康说:“甲兄弟,我现在有1000万人口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