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张绣,贾诩来投靠 (第3/3页)
“诺!属下立刻去办!”男秘书立即到旁边的偏厅去起草文书了。
对秘书的培养,就是从这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公孙康觉得自己用一年时间,带出20个县令级别的人才没有任何问题的。看来后世的秘书党,是由我开拓出的流派,公孙康自嘲的想。
接受张绣、贾诩的投诚,也算一件大事。在回信之前,公孙康向公孙度汇报了一下,询问老爹的意见。
在最初的分工里面,公孙度负责辽东的政事,公孙康负责军事。但最近半年,公孙康感觉到时间的紧迫,就插手到政事里面,对经济、医疗、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求最快的提升辽东百姓的生活水平,加强辽东的战争综合实力。
为了不让老爹不开心,几乎所有大事,公孙康都先汇报给公孙度,征求他的同意。这也是一种政治的成熟吧。
好在公孙度只想做一个辽东土皇帝,他有自知之明,对争霸天下没有动什么野心。所以他全力支持公孙康,毕竟如果真的打下天下来,首任皇帝也只能是公孙度!
汉代的交通不发达,一封信,即使是用快马传递,从辽东到南阳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张绣和贾诩收到这封信后还在考虑得失的时候,曹操又起兵来攻打南阳了。
这一次,张绣又战败了,很惨,损兵折将的。
他一咬牙,同意了公孙康的建议,要求公孙康派人接他。
这一路上,如果走陆路,要穿过大半个曹操的地盘。等到了徐州,人马也要打掉一大半。
公孙康派太史慈带着五十艘大舰,沿着长江入荆州,到达南阳附近的长江支流,接应张绣。再走淮河,进入徐州。
张绣给荆州刘表写了一封信,感谢他的收留。说明自己实在打不过曹操,有负他的希望。请刘表派人来接收南阳,说明自己去徐州,以后也可以互相帮助,共抗曹操。
刘表的心理很矛盾,既有猛虎归去的松了一口气,又有自己独立面对曹操的担忧。但还是同意张绣的离去,并送给他很多粮草礼物。大家好聚好散。
有了张绣的这封信,太史慈的水军船队没有遇到荆州水军的阻拦,很顺利的接到了张绣和他手下的一万多名士兵。
在徐州,张绣下船,去拜见徐荣,接受徐荣的安排去驻扎小沛。而贾诩和他洒泪而别,继续坐船去辽东见公孙康。
从此,这对好基友,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以后每天二章的更新时间改为:上午8点18,下午16点18.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