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马哈鱼 (第3/3页)
溪给填满啊!”蔡邕老头目瞪口呆的道。没有错,蔡邕也跟来了。
此时那些海鸟们就在小溪的上空飞掠着,吃完一条就继续扑下去又叼起一条,如此多的大马哈鱼随便一啄就是一条,连看都不用看。
大马哈鱼是麻黄色的,所以看上去这条小溪麻黄色的一片,场面异常的震撼。
除了海鸟,密林里面出来很多陆地上的动物也来分一杯羹。如此的盛宴它们怎么能错过呢?这个季节也是岛屿陆地上那些动物最不愁食物的日子。不是不愁,而是吃到不想吃。一条河密密麻麻都是鲑鱼,实在是吃到不想吃了。
在大家看不到的密林里面,黑色的狗熊和火红色的小狐狸,灰色的野狼等等动物,都在抓鱼,这是他们每年一度的狂欢季节。每只动物距离不远,却和平相处,吃到不想再吃的食物,使他们已经没有了打斗的心思。
蔡文姬虚心的问道:“夫君知道讲讲这其中的原因吧”。她说得天经地义,仿佛公孙康就是应该懂得一样。
公孙康也没有卖关子,微微一笑,提高声量,让妻妾儿女们都可以听到。他说:“这个现象,就叫做洄游!”
幼鱼在淡水中生活2-3年,然后下海,在海中生活一年或数年,成长为大鱼,直到性成熟时再回到原出生地产卵。从进入河口后要到上流,必须依靠自己的游泳能力,它们为了完成生殖任务而用的力气是非常强大的,为了飞越瀑布和堰坝等横在河流中的障碍物,必须有极强的游泳能力,以冲出水面,跳过障碍物。它们“飞越”瀑布的行为,多少年来一直被赞为奇观。
大马哈鱼就是一种溯河洄游性鱼类,在河溪中生活1~5年后,再入海生活2~4年。产卵期为8月至翌年1月。到了繁殖季节,性成熟的大马哈鱼会集群回到其出生的河流进行产卵。溯河产卵洄游期间,它们跳越小瀑布和小堤坝,经过长途跋涉,千辛万苦才能到达产卵场,而且还不摄食。
众人如同听到天书,还有这样的鱼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