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于禁这一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章 于禁这一路 (第2/3页)

们先上!如果你们可以夺下城池,证明你们的武勇,我就允许你们加入我们!你们不再是俘虏,你们可以分享战利品!”

    发给每人他们一支木柄铁矛,让他们抬着云梯冲向土城墙。

    全部过程,于禁和3000陷阵营士兵都在观摩,没有人提出异议,他们终于发现草原游牧民族和汉人军队有太多的不同。

    第一个城市比较好打,只是高句丽青壮俘虏就冲上了城头,打开了局面。乌恒骑兵和陷阵营紧紧跟上,夺下了城池。

    原来的高句丽青壮俘虏们死伤惨重,毕竟他们是冒着箭雨,第一波冲上城头的。

    乌恒副将说到做到。他杀掉了重伤的俘虏,留下了轻伤和没有受伤的原来的青壮俘虏。对他们说:“勇士们!你们证明了自己!我们乌恒八旗军敞开怀抱欢迎你们!你们现在可以加入我们!”

    高句丽青壮开心的跳了起来,为能够加入乌恒骑兵而自豪。

    转化洗脑的过程就这么简单,让于禁这些汉人将士瞠目结舌。要知道,辽东军对俘虏集中讲课、训练、洗脑要足足三个月才可以转化他们,乌恒骑兵只要一场战斗,就把他们转化为自己人了。

    当然,这么做也有隐患,就是山头主义。当日后有某个勇敢的高句丽人冒出头来,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势力、部落,在乌恒内部立起自己的山头。但显然,乌恒人不在意这一点。或许他们的潜意思里面,勇敢的战士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拥有这一切。

    就这样,打了一个月仗,别的队伍是越打越少,而于禁的部队越打越多。

    现在他的手下去掉伤亡士兵之后,计有:乌恒骑兵一万四千人,陷阵营二千八百人。高句丽士兵四千多人。合计:二万一千人。

    乌恒骑兵都善射,他们平常骑着没有马鞍的光背马都可以回身射箭的。现在有了骑兵三件套,他们如虎添翼,就是和鲜卑、匈奴骑兵对射,也毫不逊色。

    在一个月后,他们终于遇到了高句丽的大队骑兵。这些骑兵是高句丽王伯固紧急从东部各部落召集来的,编制很混乱,由10几个原来的部落首领带队。总头领是伯固的儿子涓奴加。

    高句丽骑兵大约有四万人,乌泱泱的遮盖了东方的原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