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造纸,印刷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章 造纸,印刷术 (第3/3页)

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

    “那你自己的造纸改进在哪里?”公孙康听得津津有味。

    “末将的改进,主要是二个方面。”张永继续讲解。

    造纸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到了隋朝、五代时期,竹、檀皮、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先后被利用,从而为造纸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充足的原料来源。

    其中,唐朝利用竹子为原料制成的竹纸,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用竹子造纸的成功,表明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唐时,在造纸过程中加矾、加胶、涂粉、洒金、染色等加工技术相继问世,为生产各种各样的工艺用纸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二方面是加入了石灰。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石灰使纸张变得白皙、顺滑。

    公孙康听懂了,他对张永说:“我辽东的原始森林成片成片的,以前很少有人去砍伐,因为没有利益。开荒还要挖去树根,太累。现在我命令你为内务府总管,负责造纸印刷的事物。你可以招聘人手去砍树造纸。”

    “诺”张永拱手为礼,应诺下来。

    其实木浆是最好的造纸原料,现代的造纸工业基本原理仍跟蔡伦造纸的方法相同。而造纸原料十分之七八已为木浆所代替。

    所以张永造纸用的主要原料,就是这些木头:树皮、树叶、枝条,除掉能够造船的大树主干留下阴干,其他的所有部分都用上了,张永带人把所有部分粉碎后浸泡,打成木浆。

    “张永呀,你懂印刷吗?”公孙康是一客不烦二主。

    “末将懂得。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懂。”张永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太好了”公孙康觉得不仅是是中奖了,还是中大奖啦。“都委托给你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你觉得使用哪种方便就用哪种吧。”

    “诺”张永再次抱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