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关门打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章 关门打狗 (第2/3页)

难攻。

    在高山大海相距15里之间,碣石紧扼隘口。并且东有峻岭是一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我们建立碣石关---我建议叫山海关。其意义不仅仅是堵住辽西乌恒的退路。更重要的是:切断了中原各郡进入辽东的通路。就像当年秦人的函谷关一样。”

    当公孙康点明白最后一点时,最激动的是公孙度。守住了碣石,那就等于守住了辽东!那岂不是说,在碣石派上几万士兵,自己就可以关起门来做皇帝了?

    众位谋士都恍然大悟,纷纷佩服公孙康的雄才伟略。这是后世2000年的智慧,才可以提出来的构想。这个时代是根本没有人会想到要修建山海关的。

    戏志才说:“只要建起山海关,那乌恒人就不足为患,我们徐徐图之就可以。”

    程昱提醒:“要防备乌恒人狗急跳墙,来劫掠辽西、辽东。”

    徐邈大笑:“我辽东现有10万兵马,皆是与高句丽、三韩厮杀过的见过血的老卒,而辽西乌恒全部人口才10万,其中还有老弱妇孺。就怕他不来辽东,来了就叫他们有来无归。”

    郭嘉注意到被众人忽视的一点:时间。他说:“如果先建城,再取乌恒,最少是半年后了。”的确是这样,高山大海相距15里之间。要想完全堵住辽西走廊,就需要城墙长达15里。山海关主要目的是成为辽东的函谷关,那就不能再是简单的土城墙了,而如果建成铜关铁壁。即使是派上2万人手,使用炸药,开凿山石,再浇筑水泥,也最少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

    公孙度不以为然的拍板:“山海关是决定我辽东生死存亡的大计,必须首先进行;至于乌恒人,让他们多活一年半年的,都无妨。”

    基调于是就定了下来:先建山海关,再取辽西乌恒。这样一来,蹋顿就可以多活几集了。

    抛开辽西乌恒人的问题,公孙度他们取辽西郡倒是很轻松。

    有了公孙瓒家族的支持,辽西12县纷纷开城投降。辽东军马所到之处,兵不血刃,不费任何力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