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火油、炸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章 火油、炸药 (第2/3页)

色膏状物,有刺激性臭味,属于含氮量较高的石蜡基油。页岩油经过加工提炼可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液体燃料,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

    在冀州渤海郡是有地表油田的,山东东营就是后世胜利油田所在地,在汉代属于渤海郡。但现在是袁绍盘踞在渤海郡。暂时没有办法去取。

    东莱郡也是有油田的,只是量小。黑色的石油通过地上裂开的大缝,就这样粘稠的暴露在空气中。直接用木桶就可以采取。

    采取后的石油,同样送到一种巨大的炉子里;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使有机质分解生成油气;油气上升通过木管再进入一个冷却装置,冷却后会凝结成青色的半透明液体,这就是猛火油。

    所以,公孙康给青州派去了工匠,命令张辽、阳仪对石油提纯的地方严格保护。要建立围墙,军营化管理。不让猛火油的生产方法泄露。

    整个流程真的只是一层窗户纸:加热、升华、再冷凝;就和造高度酒一样的流程,看过一遍就可以模仿出来。

    忙完石油,公孙康一口气的再去“发明炸药”。

    公孙康让匠作营的工匠进行实验炸药的配比和威力。

    黑火药的制作,并没有太大的知识含量。

    公孙康记得口诀是一硝二炭三硫磺。比例是75:15:10.具体是哪个对应15,哪个对应75.记不清楚了。

    所以就让工匠们进行各种比例的混合实验。混合品装入竹筒中,外面包裹多层厚纸。用麻线引出引线,点燃后看哪种比例爆炸威力更强,就选哪种配方。

    要插一句的是:阳仪在东莱郡已经采摘了第一批棉花,并找人纺出了棉线。以后炸药会用棉线做引火线。

    最后得到的结果和后世一样。威力最大的比例是:硝石占百分之七十五,硫磺百分之十,木炭百分之十五,这就是现代火药的基本配置了。不过如果是简单这样混合,那就只能是黑火药那种炸药包,威力不会太大。

    在公元1550年,法国人发明了湿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