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因为在那一刻,装殓着洪秀全遗体的红木棺椁,被八个“身份特殊”的人扛了起来 (第2/3页)
免掉了以往显赫的官职而嫉恨,也未因重新走进“大头兵”的行列而感到没面子或是羞于见人,而是早已忘掉了过去的一切,继续冲锋在前。结果,正是因为武昌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蒙德恩又得以官复了原职。
连满清一方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在太平天国的军队中,“授职必以能战嗜杀为上,倘皆不为,虽相从日久,未立功绩,断无轻加伪职之理。”
早期的洪秀全正是以宗教与政治教化的形式,再加上严刑峻法所推动这种铁的纪律的实施,切实保证了太平军内部的统一和团结,强化了将士组织纪律观念,增强了战斗力。官兵一致,军民鱼水,这才是太平天国这场运动刚一开始,就马上能够成为一场强大的革命风暴的最根本的社会基础。
也正是由于有了洪秀全及其战友们打下的这个基础,林海丰和郑南才有可能对这支军队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造,使这支已经或多或少地都有了些觉悟的农民的军队,变成一支真真正正地知道自己在为谁拿枪、为谁作战的,背负着全中华民族的人民的期望的伟大军队。
如果没有他早期所付出的那些努力,现在会是个什么
在给洪秀全守灵的那个夜晚,望着静静地躺在鲜花和翠拍之中的洪秀全,郑南曾这样地问着林海丰。
如果要是那样,到了这里的我们,也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在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与文化无缘,不得不更多地把寄托都放在神鬼身上,到处充斥着迷信的色彩的社会里,要想用所谓的现代思想来启蒙人们,是根本行不通的。而他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恰恰是你我所不具备的。
是啊,是他给我们搭建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我们要感谢他,今天的人民,也都要感谢他,尽管他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和错误!
这就是林海丰和郑南的心声。
太平天国政府和人民为洪秀全所进行的国丧刚刚过去,第二天,英国驻华公使詹姆斯?布鲁斯就赶着前来拜会了太平天国政府的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林海丰。
其实,早在几天前,布鲁斯就想当面向这位太平天国的军事领袖,抓紧时间要阐明一些问题的。不巧的是,太平天国这里却出现了洪秀全去世的重大事件,而太平天国政府的当权者们,居然还为这个名义上的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