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五一章你猜猜,这个举报者会是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五一章你猜猜,这个举报者会是谁? (第3/3页)

法就只有了一个吧结上官,尤其是要能巴结上“手眼通天”或者本来就是“一片天”的大上官,那才是一劳永逸。

    然而,在太平天国政府,这样的机会似乎并不多。别的不说。就说这无论是哪一级的地方政府的财政,都不准设立接待费用支出的这一项,就要了那些想巴结上官的东西们的命。

    好不容易盼到了上官的到来,却没法儿用公款服侍上官。

    有人或需要为这些人之路了,你傻啊。难道你的脑袋被驴踢了不成,你不会自掏腰包?

    这个也难。因为天朝政府在此之外,另还附加了一项明文规定,甭管你的官多大,走到哪里都得自己管自己,根本就不能吃请、收礼。

    当然,聪明的人还会说。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上有政策,咱们就给它来个下有对策,只要有人在,啥变通的方法就都能想出来,要知道,咱们的国人,那可不是一般的聪明的人。

    可问题是,在天朝若是举报官员贪腐,那是有真金白银的奖励的,这就麻烦大了。

    你当官的可以为贪小便宜,吃点儿,拿点儿,难道你敢保证你周围的人就没有也想“贪点儿小便宜”把你出卖了去换奖?

    谁都知道,十个。指头有长短,不会一般齐。在天朝政府的这类规定最初颁布之后,总还是有几个“聪明人”会“愿意”去以身试法的。

    比如某位官员在下“基层”公干的时候,据说是曾经“很为难地”去吃了“盛情难却”的下属官员,自费安排的一顿“绝对谈不上是很像样的便饭”

    当然,据说是在吃完了之后,下属官员还一再叮嘱当时作陪的几个。同僚,对外千万要说,这顿饭是上官学习林委员长和郑总理的样子,自掏腰包请的他们,不过就是对他们的工作以资鼓励而已。

    但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么一点儿的“小事”结果是,吃请的官员轰然落马倒地,请客的官员又咬着牙从腰包里再掏出十倍的饭钱,变成了当地内务部的反贪基金,继而又进了举报者的口袋里。

    你猜猜,这个举报者会是谁?

    打死你也想不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