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陈廷香只知道,这个顾永宁就是安琪尔北京商行的大东家——薛江,而之所以他知道这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陈廷香只知道,这个顾永宁就是安琪尔北京商行的大东家——薛江,而之所以他知道这些…… (第2/3页)

    汉城府的判尹为正二。

    都(开城府江华府水原府广州府的长官称留守。一般为正从二品。

    其它的方官职。一般则是有从二品的府尹。正三品的堂下大都护府使和牧使。从四品的郡从五品的县令等等。

    李朝兵制实行的兵将分离的制度。即无固定将领无固定十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役军队。而并非常备军。武官的外职包括从二品的兵马节度使和三道水军统御使。再下还有兵马或水军节制使兵马侯水军虞侯兵马或水军节使兵马或水军同节制使兵马万户水军万户等等的一干品级。除此之外还有朝中央政府随时外派的官职。如观察使中军和察访等等的职位。

    至于“中枢府”。它的原名叫“中枢院”。最初的中枢院不仅是“王命”收发的唯一渠道。还肩负着参与朝廷军务大事决策的一个重要机构。中枢院鼎盛的时候。其权力甚囊括了兵曹及其它各曹的诸多事务。那个时候的中枢院首脑享受正一品的顶级手握着仅低于议政府“领议政”的职权。可谓是权倾朝野。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步。再加上又少擅长揽权顶尖儿大腕英才人物。渐渐的。有关“王命”收的事务。被议政府与六曹夺走。而像以前所拥有的诸如军队的调防。战争的动员以及战争的指挥的等等军务。又被兵曹和三军镇府所等有关部门收回。于是。“中枢院”逐步变了一个似乎啥事儿都没有了养闲单位。

    到了后来。李朝朝廷感觉这个中枢院实在是已经没啥大用。不仅没有用。为了养人每年都要浪费朝廷的许多的俸禄。。李朝出于大计考虑。在对朝廷内各臃肿的机构进行所谓的整合改革之际。先是决定要

    个中枢院。不过。又由于充分考虑到此部门裁后吃惯了朝廷封绿的官员们根就无谋生之渠道的现实情况。最后。干脆就把正一品的“中枢院”降格为正三品“中枢府”。

    所以。现在的中枢府。基本上是类似于那些号称是顾问顾问。却只会按领封绿。其它一顾而不问的老爷衙门。

    说到这里。肯定就会有人发问了。既然中枢府可有可无。既然进来的这个中枢府的堂官。其量也不就是一个类似于小小的司局级的干部。作为拥有着堂堂摄身份的兴宣大院君李应怎么会对此如此的特别关照。又称其“大财神”呢?

    这就需要咱们来看看这个中枢府的三品堂官顾永宁。到底是何许人也了?

    其实凡是仔细看-|的人。要稍微一动脑子。排除重名重姓的因素之后。一定都不会对这个顾永宁感到陌生。

    而且。你的脑子马上就还会有一份有关顾永宁的档案。

    顾永宁。本名雪用名薛江。不仅拥有江大亨顾同临大公子的富二代身份。自身当初还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赫赫有名腰缠万贯的安琪尔北京商行的大东家。当然。还有一个更特殊的身份。那就是曾为太平天国政权光复北京。乃至北方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太平天国内务部北京工作站的站长。

    不过。对于顾永宁上历史事。陈廷香可不知道这么多或者说是只知其一而不知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