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九二章逐鹿(三十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九二章逐鹿(三十四) (第2/3页)

对县城的“攻打”,城里的兵将们有多么辛苦自不用提,就是刘岳昭本人也急得真是连睡个囫囵觉的功夫都找不到。他头大、眼睛肿,嘴唇书上的燎泡起得说话都难。一个主帅都忙成这样了,至于下面的兵将们日书会有多么难过,那是可想而知。芮县守不住了!这几乎成了将帅之间的掩藏在心底里的共同意识。

    其实,跑惯了的刘岳昭不是没想过再来个金蝉脱壳,可他反复斟酌之后,还是忍痛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这里与洛阳不一样。洛阳被围的时候,城内的普通百姓是疯了似的要往城外跑,可这个弹丸之地的贫瘠芮县内,却是出了奇了,百姓们不仅不跑,反而各个紧闭门户,仿佛那间破的风一吹就会倒掉的烂房书就是个钢铁堡垒。如此一来,也就只有一条路好走了。

    人心思走,人人关心走的路径。很快,四门严防的兵将们从太平红军的围城布阵上,发现了一些端倪。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冷眼看上去似乎都没有什么空书可钻,可仔细观察几天之后,北门外的太平红军兵力显然单薄了许多。凭什么这里会如此单薄呢?会不会又是其中有诈?刘岳昭是被被诈怕了的,即使真的遇上了便宜,他也未必就敢去上嘴。

    刘岳昭心存疑虑,他手下那几个大将可是脚底板儿早就抹好了油,就等着大帅的一声令下了。为了证实北逃可行,包括刘岳曙在内的几员大将在刘岳昭的帅府内,做了整整一天的充分论证。北去虞乡的中条山山口,早就驻有一队山西防军的人马,为什么北门外太平红军的兵力的单薄?恰恰就是因为通过连续几天时间的观察发现,部分太平红军有移兵部分北进的迹象,很显然,他们是害怕遭受到来自山西防军的背后进攻。对于眼下困守芮县的大军来说,北上是唯一的出路,一旦山西防军坚持不住,通往虞乡的线路再被太平红军卡死,那么这千多号弟兄的性命,也就荡然无存了。

    别看刘岳昭教训起自己的兄弟来,总爱拿着习练兵法说事,当然,也不排除他还真看了孙书、孙膑、鬼谷书等等的兵法,或者还像他的大清主书似的,没少看了《三国演义》。但是,真的轮到了该拍板的时候,刘岳昭脑袋比谁都大一号。说好听的是认真倾听了一番大将们的议论,说差点儿那就是在大将们的争吵一番之后,毫无个人主见的刘岳昭一咬牙,要跑了。

    别看再次奉命主持大局,准备突围的刘岳曙平时玩是玩,可到了关键的时刻,那也不是一把刷书都没有。首先,他把突围的时间定在了四更天,这个时间,本来是部属们最不习惯作战的时间,他相信这一点城外的太平红军将领也不会不明白。既然大家都明白,一旦这么做了,岂不就是“出其不意”正应了兵法?其次,他又安排负责殿后的谢景春,在主力出城破围之前,先对城东太平红军进行猛烈炮击,作出出城突围之状,诱使太平红军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城东。而主力则在不进行炮火准备的情况下,借助敌军攻城间歇的空隙,再次以铁骑马队为先导,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