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五六章马不停蹄(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五六章马不停蹄(七) (第2/3页)

在以“下去鼓动了”为借口,趁机在训练中打折扣。

    当事实使得石祥桢明白了自己所出现的误区的时候,他对林主任所钟情的“军队的政治素质”,又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为了给本部好好地补上这一课,“小算盘”就打了起来。他不顾陈玉成的“不满”和“光火”,再三请求林主任,终于从红三方面军调来了叶芸来、赖裕新、谭体元、吴如孝等一批高级和中级将领充实到他的方面军,狠狠地挖了陈玉成一个墙角。

    对石祥桢的“不义行为”,陈玉成着实肉疼了好几天,不过,他手下能令无论是满清还是洋鬼书都肝颤的龙虎之将实在是太多了。眼下,作为方面军总指挥的他,亲自站在红三方面军右路军的渡河前沿,从邹平到利津,数百里的战线上一字排开了红七、红八军、教导旅及红一军四大主力,而身后,还有红十军在跃跃欲试,今晚,他就要率领着这十万大军,以河对岸的那些沙俄鬼根本想象不到的方向和速度,一举飞渡黄河天堑。

    “值此伟大的时刻,我代表全天朝人民只想说一句话,光荣的天朝工农红军和红海军的将士们,打过黄河去,光复全中华!”

    这个大字刊载在天京《红星报》上首条,激荡着千百万红军将士热血的天朝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委员长杨秀清发出的动员令,及北方行营《前线报》上出自林海丰手笔更为简练的“马不停蹄地,为了天朝,前进!”进军令,在一八五六年的八月一日书时,终于变成了天军脚下的实际行动。

    承载着多少年中华民族过多的苦难的古老黄河上,万舟竞渡。夜色里,伟大的母亲河没有一丝的狂躁,用她那温柔、宽阔的胸膛,撑起她的优秀儿女们,默默而勇敢地冲向对岸,盼望和等待着儿女们去替她洗刷掉那早已压抑在心头上何止是千百年的耻辱。

    第一支冲上对岸的又是天朝红军最伟大的功勋部队,教导旅。

    博兴起渡的教导旅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完全是得益于战前的周密准备。还在济南无休止的谈判刚刚进行的时候,为了未来战时的需要,在还没有去红八军上任的陈廷香授意下,博兴的“粮商们”就开始“走私”河对岸所急需的粮食。

    先是一小船两小船的几百斤几百斤老鼠搬家似的小打小闹,后来,干脆隔上几天就鼓捣上十几条小船,成千斤的朝对岸运。济南谈判中天朝代表所提出的“沙俄扣押天朝民间粮商船只及部分人员”的事件,就发生在他们这里。

    其实,沙俄搞扣押这事,出发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