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五三章马不停蹄(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五三章马不停蹄(四) (第2/3页)

公司,生意火爆的苏绣工艺品公司、日夜加班加点的农用工具厂……又讲到了去年曾钊扬一力组建起来的省农业供销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他们把本省富裕的农产品从包装运输到向外销售一条龙的统一承担起来,既充足了兄弟省份的集市,增加了农民兄弟的现实收入,又同时解决了农民兄弟生产中的部分需求。

    “当然,这些明显还不够,现在单靠省农业供销合作社,覆盖面还仅仅是省内的小部分地区,”他兴致勃勃地说着,“如果类似的合作社能够在省内各地全部铺开,那会使更多的农民兄弟受益。”

    “呵呵,利用省府对外联络畅通的优势,不叫农民兄弟忙乎了一年的收成烂在地头,或者是被恶意的商人们低价收走高价卖出,仅仅赚个血汗钱,而是能够帮助农民兄弟们直接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还给他们解决了随后生产中急需的各种新工具和物资,这当然是件大好事,你们这个做法不错。”郑南连连点着头,“不过,在以后扩大规模的时候务必要注意一点,无论是县乡,组织不组织供销合作社要顺从大多数农民兄弟的意见,政府可以指导,但是不能强制。尤其是基层供销社,万万不能政府直接插手,更不能把供销社人员当成工厂里的工人那样安排,而是应当完全由农民兄弟自己来管理,就像你们已经搞得很好的互助组一样。不然的话,很容易造就出一批逐渐甩掉了农民切身利益的官商。”

    “这点我们倒是还没有想到,我们可能只是过多地看到了有益的一面了。”郝立宿也笑着,“不过,郑委员放心,我们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的。”

    “嗯,我们的各个方面都是在刚刚起步,万事急不得。无论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郑南说着,看着郝立宿一笑,“光说好的了,莫非你和你们那位总督大人就没有过什么争议?”

    争议?一提到这两字,郝立宿先是脸又是一阵微红,接着笑了。都在一个锅里搅勺书,哪有大勺不碰锅沿儿的。

    远的不说了,几个月前,省供销社的仓库里积压了不少加工包装好的红茶。有适合东方口味的“松烟香,桂圆汤”“工夫”红茶,还有松香味更浓郁,比较适合配薰鱼和薰肉,专门就是为了应对欧洲诸国的“中华红茶”。无论是哪种口味,按说洋商们登门商洽购买的人数和数量都是不少,可曾钊扬不知道那根筋搭错了,硬是叫省供销社的人们告诉所有前来洽谈的洋人们两个字,“没货”。而且设在苏州郊外的供销社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