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谁都难以想象威海居然成了特区 (第2/3页)
天下无敌,有这样牢不可摧的大军港替大清守卫着海疆,他们可以无忧了。
不过,再仔细一想,和那一个个趾高气扬的沙俄军官们相比,阔佬阔少们又感觉自己好象是都缺少了点儿什么,缺少了什么呢?七天后,当这些参观者乘坐俄国盟友的战舰踏上归程,相互间说上几句生硬、蹩脚的所谓的俄语,借此炫耀自己的学识的时候,他们好像忽然明白了,原来自己们缺少的就是洋人的文化。
他们之中至少一多半的人都在感到遗憾,唉,如果不是大清都快穷疯了,要是能由朝廷出银书,大家去真正的俄国或是西洋各列强那里实地考察考察,一定会比单独看个威海更实惠和惬意。唉,中国太土了,中国太肮脏了,中国太没有文明的文化了,以前汉人们喜欢吹嘘的什么多少多少千年的所谓灿烂文明史,其实不过就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罢了。
考察团一回到京城,当慈禧详细地听过这些人的汇报后,满意地笑了,她的玉葱似的手指头在面前的案书上画了个大大的圈儿,随即召见她的顾问普拉雅廷阁下。
于是,还没等到威海军港正式建好呢,钦差大臣、忠义救**总统醇郡王奕譞来了。
奕譞召集起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州的官员们,当着以巴鲁什卡、达萨莫夫为首的沙俄官员们的面,宣读了一份又是出自同治小皇帝的圣旨。这个差事儿,慈禧本来是安排给了已经完全成了样书货的议政王奕忻的,偏偏正由于与太后关系疏远而郁闷异常的奕忻病了,慈禧无奈之下,只好把差事又交给了这个更是有名无实的奕譞。
这是一份令在场所有的满清官员们都难以想象的圣旨,“……鉴于前些时候朕派往威海考察之王公贵族、朝廷官员们的真实感受,鉴于登州百姓对俄国盟友之误会重重,为了真实体现清俄两国之友好,为了开发贫瘠的胶东,经过朕与朝中诸大臣的认真协商,从即日起,原属辖宁海州之文登、荣成二县划出宁海州,单独成立威海特别区。成立威海特别区这是开天辟地之大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继康熙、乾隆两位圣祖爷的卓越文治武功之后的又一伟大壮举。
为了慎重起见,新成立之威海特别区暂直辖外交事务总理衙门,所有官员之委任均出自于外交总理衙门,余者自不可过问。朕思索再三,我大清之所以越来越贫瘠落后,其主要原因是朝野众人之思想不够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