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排好香饵钓金鳌 (第2/3页)
千把人不能动,要以防万一。这么仔细、周全地一算下来,李鸿章顿时感到了心情的舒畅,他仿佛也看到了紫禁城里那位还算美丽的太后那一定会是很动人的笑。
他立即派人给躲在郑州“督战”的新任河南巡抚吴振棫至书,希望他立即出郑州东援开封。又发函给苦守开封的河南提督双禄,言辞诚恳地期望他能为大清的万年社稷着想,再坚持最后的几天。
随后,李鸿章紧急调动二线作为机动力量的忠义救**第十三协周盛波部,由濮州境内悄悄渡过黄河,进入曹州东明,经兰封县杀向开封城下“赤匪”的后翼。又命他的另外两员得力大将张树声、刘铭传在原阳和封丘驻守的第十七协随时准备南渡黄河,只要战事发展的顺手,就立即扑过河去,狠狠捞上它一把。
在东明一下船,周盛波以其弟周盛传所带的第一标为前锋,立即马不停蹄地率大军赶赴开封前线,救兵如救火,那是片刻都耽误不得的。
和李鸿章、张树声、张树珊、张树屏、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唐殿魁和唐定奎兄弟等皖中同乡一样,周盛波与其弟周盛传,也都是在忠义救**的招考中崭露头角的。
谁都知道,忠义救**待遇好,职位高,在那里能捞上个一官半职的,就可以平步青云,在如今这种军人吃香的世道下,弃文从武远远要比起寒窗苦读后的科举之路来得快的多。可是,这进入忠义救**的门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军功,当然,这种军功与平常所说的还有区别,更多的还是类似于“投名状”,即你有没有杀贼的良好记录。这一点不是由着你瞎编的,而是要有当地士绅、官府的联保推荐。具备了这种条件的人,才能有资格进入京城接受笔试、面试等等一道道的选拔。
面试考什么?考洋文,当然不是英语,俄国人不说英语,所以俄语是必考科目。给你一天的时间,必须能够流利地把预考官给你的句书倒背如流,差一点儿都不行。只有这样,被最后筛选出来的各级官员才会在短期内学会俄语,才能和顾问们沟通。
据说还有不少“很有些本领”的应考者就是因为洋文不过关而被无情地洗刷了出来,那没有办法,考试录用吗,就是公平竞争。经过层层关口,最后能脱颖而出的,当然就是能吃上特殊皇粮的大清朝的忠实“人才”了。
周盛波兄弟的“投名状”很令上面欢心。他一共兄弟六人,太平军一进入安徽,为了能够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光宗耀祖的名声,他兄弟六人就在安徽老家组织乡勇,与天军拼死对抗。
在天军的扬州保卫战及其它各个战场上,都曾见到过他们兄弟的疯狂嘴脸。在一次次的疯狂中,其兄周盛华及三个弟弟相继做了天军的刀下鬼,虽然看上去很是不幸,却就是因为有了这种与太平天国不共戴天的仇恨的经历,使得活下来的周氏二兄弟得以一时的荣华。经过反复遴选,周盛波更是依靠李鸿章在俄国人面前的极力推荐,一跃而当上了相当于过去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