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您是否愿意相信我的话? (第2/3页)
他们美国人和英国、法国、荷兰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虽然也希望扩张,但扩张的是经济,他们从来不希望真正沦落到像那些国家那样,去殖民统治一个国家,那和美利坚当初的建国精神相悖。可是,跟中国人一起呆久了,当习惯了这里很多的东西的时候,再听着对方叙述那令人心颤的破烂壮阔的壮举的时候,他最害怕的就是可千万别在后面出现“但是”。
真是不幸,那位林委员说着说着,偏偏一顺嘴就说出了这两个字,而且后面还加了坠儿,“但是啊,由于俄国人的介入,我们即将全面开始的北伐会是十分残酷地,虽然有胜算,总还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我们穷啊,既要北伐彻底推翻满清政权,恢复国家的统一,还要把极大的精力和财富投入到漫长海防的建设中,防止有人趁机捣乱。还要准备去赈济那些被黄河水患搞得贫苦无助,目前还处于敌占区的百姓。您说,我们暂时哪里还有那么多的好心情,或者是把巨额的钱财用于一时半会儿看不到好处的铁路上呢……”
不会吧?怎么聪明人都瞬息之间又变得糊涂了呢?马沙利真是没办法,只好又晕了一回。由于他的提议,以及国内经济学家们的推波助澜,国内本来萎缩的众多生产商开始了大规模的铁轨钢生产和囤积,一旦这里的市场没了,即便是暂时的停顿,那也会给倒霉的国内钢铁经济带来致命的打击。这也就是因为是代表着国家,要是为了他自己,他宁肯马上单膝跪倒在这个既叫他喜欢,又令他厌恶到了家的安王,不,应该说是林委员的面前。如果需要,按照这里的风俗,就是双膝跪倒也是无所谓地。作为马沙利来说,他是尽职的,尽管他还只是感觉到了国内经济的萎缩,还料想不到,或者就根本想象不到明年的美利坚会比今年更惨。他毕竟是看到了这一点,并为此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哦,亲爱的殿下,我无论如何要纠正一下您的观点。”马沙利太激动了,忘记了应该的称呼,“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您的国家广大人民的意志,您和您的政府,代表了更多数受难人民的意愿,您们的胜利将是一种必然。而对于您和您的政府,应当一贯地坚持您以前提出的政策,致力于您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使您的人民都富裕起来。要想富,先修路,您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将给您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
马沙利把他知道的一切经济知识,在今天都倒豆书似的倒在了几乎叫他即刻就想死去的林委员面前。不过,他还有有些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他看到的“新天京报”上曾经发布的消息,那是天朝政府为了动员全国的人民投入到与满清最后决战时发布的。天朝最高革命指挥委员会委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