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陈承瑢真是太聪明了 (第2/3页)
不易,有安王、宁王的心血,有无数天朝将士的奋斗,才换来这眼下的安定和发展。可是东王等一小撮人无视天朝的利益,极尽勾心斗角之能事,排挤其他不同见解的人,甚至还要不惜采取最卑劣的手段,对安王、宁王、翼王进行谋杀。正是因为他们在后方的搅闹,才导致北王、安王不得已撤出战场,回来天京平息内乱,也直接导致了战场上的种种被动……
刘大鹏开始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放弃庐州而返回天京的各级指挥官们,一一摆列着所谓的事实。
说到最后,他几乎是声泪俱下,“弟兄们,你们也看到了,皖北战场崩溃了,天朝红军损失惨重,天京已经被迫开始了戒严,天京父老的安详生活,就这么要被那些阴谋家们毁之一旦。我们是天朝的军人,安王和宁王一直在说,我们是百姓的书弟兵,我们就是要与天朝和天朝的父老们一起同生死、共患难。谁敢搞乱天朝,谁就是我们的敌人。没有一个稳定的天京,就不会有战场上的伟大胜利。现在,我正式宣布我们此次进京的任务,奉天王诏谕,东王杨秀清阴谋篡位,着令北王、安王所部回京清除叛逆,拯救天朝于危难……”
所有与会的指挥官们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刘大鹏,好象随着他的情绪变化,一个个也在变化着。
连韦昌辉和陈承瑢、刘乃心三人,也似乎都被刘大鹏的这番表演深深打动了。尤其是韦昌辉和刘乃心,对刘大鹏他们是太熟悉不过的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本来满口脏话,粗的掉渣儿,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简单家伙,一年多没见,竟然也学会这手口若悬河地鼓惑人了?那假话说的,简直比真话听起来还要真。
到目前为止,韦昌辉对事态的进展还是很满意的,他进城的一千多人马,连同刘大鹏领来的近卫旅驻他北殿的一个营,都已经静静地掩藏在了这片夹在东王、翼王两府间街区的院落及这个学吧里,就等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不过,唯一叫他还有些感到遗憾的,就是周得桂的主力还在旱西门外。一想到西城门附近聚起的大批女军,他就隐隐感到,若要让周得桂部再能够顺利的进城,那恐怕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再仔细想想,他又觉得这样倒也暂时无所谓。东王府里仅有一个营的警卫,最关键的是蒙得恩派人送来了密报,石达开已经死了,现在这个消息已经传进了翼王府,原先担心可能来自背后翼殿人马的袭击不存在了。以两千之众,对付区区数百人的抵抗,无论如何都足够了。更何况,他手里还有一只打不垮的王牌人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