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六八章大收官——必然的选择(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六八章大收官——必然的选择(六) (第3/3页)

戏,也不肯单方北上了。

    于是,在一八七二年下半年还能够有看点的,就只剩下了正奋战在非洲大地上的陈玉成的红军远征军一个了。

    于是,林海丰就在这里加了码:即一八七二年的下半年不仅要完成对盘踞于摩加迪沙等地的英军亚洲战区最后主力的清剿,同时还要彻底打掉那支令很多人长期都会感到如鲠在喉的大英帝国的印度洋舰队。

    当然,对于林海丰来说,大英帝国的这个印度洋舰队是不会让他有什么如鲠在喉之感的。

    因为尽管亨利?凯派勒上将的这支印度洋舰队也的确曾经相当地强大,但是,如果林海丰以及他的战友们都势必除之而后快的话,恐怕即便就是亨利?凯派勒上将再怎么不乐意,那也完全无济于事。

    林海丰和他的战友们毫不怀疑自己的红海军公海舰队是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的,但他们之所以没有做这样的选择,是有着另外一种用意,也即是一种大局观念。

    首先,一旦亨利?凯派勒上将的印度洋舰队真的被全歼,遭受痛击的英国人在清醒之后所可能做出的反应,应该不会考虑如何地去再造印度洋上辉煌,而是要在非洲进行适当的收缩,以便将目光更多地聚集于他们那本已占据了一定优势的欧洲战局。

    也就是说,林海丰和他的战友们能够暂时容留亨利?凯派勒和他印度洋舰队这根横在同盟国喉中的小刺儿,主要的目的,其实就是要减轻欧洲同盟国身上那已经不堪重负的压力。

    当然,除此之外,林海丰和他的战友们还有着另外一个心思,那就是绝不能让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的红海军,轻易地去跟对手做鱼死网破的买卖。

    红海军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那可是太平天国的政府和人民经过了十余年呕心沥血之后的成就,说他们是太平天国政府和人民的至宝,也没有半点儿的夸张。(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