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十八回 上 真作假李若水捐躯 (第1/3页)
第五十八回上真作假李若水捐躯
且说粘罕和宗望接到了金太宗吴乞买的诏书,心知废赵立异的事已经定了下来。
心中虽然十分高兴,但又不敢冒然行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看到赵恒父子虽然昏庸无能,在当皇帝的期间,一直任用阴险奸诈、误国误民的人为大臣,作出了许多祸国殃民的事情。但汴京的兵民百姓似乎把所有的仇恨都集中在了奸臣的身上,而对赵恒父子似乎是眷顾念恋,尚有难以割舍之意。
因此,一旦宣布废除赵氏父子为庶人,只怕在汴京城中引起骚乱,造成一种难以收拾的局面。当然,粘罕和宗望有金人铁骑作为后盾,但他们对汴京的平民百姓还是不愿意轻易动武的。
为了长远的战略目标,他们懂得一旦得罪了老百姓们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为此,粘罕在初入汴京的时候,就对将士的行为约束极严,不准轻易杀人,对那些擅自杀人者的处罚也相当严厉。
当时,也有京城的无赖之徒身穿金人之服而杀人越货的。粘罕对这些事都一定要查一个水落石出,然后斩首示众。金兵见了,都会相与言道:“这是南大伯犯法!”。
粘罕和宗望相聚一处,商议实施金太宗废赵立异的步骤和办法。
宗望说道:“如果宋人知道了这件事,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当今之计,应该从汴京东南西北四处的城墙上挖出几个门洞。这些门洞应该宽敞一些,使得我们的骑兵能够畅通无阻地进进出出,对防止不测事件发生是会有帮助的。”
粘罕说道:“赵恒虽然被我们拘留于青城,但他的父亲,也就是那个太上皇依然居于宫中。只要赵氏父子存在,汴京的兵民就不会绝望。因此,应该将那个太上皇也逼出宫来。然后,再商定拥立异姓王之事。”
两人商量了一番,遂决定暂时将金太祖吴乞买的诏书秘而不宣。
又隔两日,又听见金营之中响起了锣鼓声。满城的宋朝官民听了,心中惊疑不定,不知道又要发生什么令人胆寒的事情。一个个缩在家里,不敢出门。
金将王伯龙等人,率领数万骑兵,直逼城下,声言要洗劫汴城。在金兵的严密控制之下,不出半日,在四道城墙上一共挖开了三道洞门,往日戒备森严的北宋皇城变成了四通八达之地,再也无险可守了。
又隔一日,王伯龙等人又率重兵将内城的墙壁也挖开了几道洞门。至此,金人的铁骑就可以直达皇城之内。
宋徽宗潜身于龙德宫中,到了这种地步,似乎也感觉到了一种咄咄逼人之势,心中也有一些忐忑不安了。
这一天,粘罕和宗望派遣萧庆入城来见宋徽宗赵佶,对他说道:“陛下,你这个太上皇当得倒是安心惬意,可是汴京城里的庶民百姓可要受苦了。”
宋徽宗听了,大惊失色,问道:“这是为什么?请以实相告。”
萧庆说道:“粘罕、宗望两位元帅因为所索金帛之数直到现在还没有交够,因此,十分恼怒。最近正在商量领兵洗城之事。如果这件事定了下来,那时好端端的一个锦绣汴京城,顷刻之间就要变成一堆瓦砾,一座坟场。汴京城里的庶民百姓,又得遭受一场生死劫难!今日,我特意为陛下透一个口风,还望陛下三思而行。”
宋徽宗听了,心中着忙,急急说道:“眼下不是正在和议吗?两位元帅为何这般性急!所索金帛尽管搜求就是,还望转告二帅,请再宽限一些时日。”
萧庆听了连连摇头,说道:“此事不好说,不好说。我是二帅帐下之人,说了也未必顶用。要说还得陛下自己去说,或许两位元帅会看在陛下的份上,转眼之时会改变自己的主意,也未可知。”
宋徽宗听了此话,一时默然。此时,他的心头一惊,浮起了一种不祥的感觉。精神上也产生了一种非常沉重的潜在的压力,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了。在他的脑海之中,开始浮现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念头。他以为金人未必敢于洗城,但是,对于他个人的安危,对于赵氏皇权的存亡,未来的结果也许比他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