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上 送降表宋钦宗降金 (第2/3页)
正在恓惶之间,太学士又来迎驾了。宋钦宗见了这班大臣,终于忍不住了,掩面大哭,说道:“宰相误我父子,宰相误我父子。”路观之人,莫不流涕。行至宣德门,这才勉强能够说出话来。但犹然呜咽不已,对众人说道:“靠了京城百姓,朕几乎不得与众人相见了。”说罢,又感泣不止。道路两旁的百姓闻之,莫不失声痛哭。
进了皇城之内,王燮、郑建雄、张叔夜也扣马号泣。宋钦宗按舆大哭,俯身顿首,情难自胜。当时,陪送宋钦宗返回的有金将挞懒等数人,见了此情此景,惊叹不止。
宋钦宗稍稍休息之后,即来看望太上皇。其时,他的父亲宋徽宗已经以太上皇的身份居于延福宫了。他对太上皇说道:“金人提到过别立贤君,是不是可以考虑以九弟康王赵构为主,以延续祖宗社稷。”谈话之时,康王赵构之母韦妃恰好就在旁边,她想的也许更多一点,当下说道:“金人之意未必在于立贤,只怕祸患还有不可胜言者。”太上皇和宋钦宗听了,也只有相对长叹,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金使来了。他们开了一个纳款的价码: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帛一千万匹。宋朝君臣不敢违命,派人大肆搜刮金银。
又隔数日,金人又索京城骡马,其中包括御马以下七千匹全部归之。另外,又索少女一千五百人,以充后宫祗应,宋朝君臣只好遵命。后宫嫔女大都不愿出宫,被逼跳水而死者难以数计。
宋钦宗又派陈过庭、折彦质为割地使,前往两河割地,还分遣欧阳珣等人分道持诏而往。
欧阳珣率领其友九人上书言事,以为祖宗所传之地不能以尺寸与人。后来金人索地愈急,宋钦宗诏令群臣共议。欧阳珣又复抗论,认为应该力战拒之。如果战败而失其地,他日如有机会,取之理直。如果不战而割其地,他日取之则理屈。
他的这番话触怒了宰执大臣,宰执大臣欲图杀之。继而又遣为使,奉诏往割深州。
欧阳珣到了深州城下,拜伏于地,对城上兵民说道:“朝廷一再为奸臣所误,以致到了现在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今我宁愿一死而谢深州的乡亲父老,愿以忠义报国,不要为金虏所屈服。”和他一起前来的金人闻之大怒,将其执送燕京,用火烧死。
欧阳珣至死,骂不绝口。
其后,宋钦宗又令群臣起草降表。降表由孙觌主笔,又经何栗、程振、胡文修等人修改,最后定稿。
宋钦宗手持降表,到端城殿来见粘罕和宗望。二人迎之于门,并设香案,使宋钦宗望金国而拜。拜罢,以降表付于粘罕。粘罕以宾主之礼相见,宋钦宗坐于主位,供给还算丰盛。
宋钦宗返回之后,又令官民至军前感谢,还令僧道做功法报答金国全活满城生灵之恩。其降表道:
臣桓言:“背恩致讨,远烦汗马之劳;请命求哀,敢废牵羊之礼。仰祈蠲贷,俯切凌兢,臣桓诚惶诚惧,顿首顿首。窃以契丹为邻,爰构百年之好;大金辟国,更图万世之欢。航使旌绝海峤之遥,求故地割燕、云之境,太祖大圣皇帝特垂大造,许复旧疆。未阅岁时,已渝信誓。方获版图于析木,遽连阴贼于平山。结构大臣,邀回户口。虽讳恩义,尚贷罪愆。但追索其人民,犹夸大其土地。致烦帅府,远抵都畿。上皇引咎以播迁,微臣因时而受禅。惧孤城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