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上 平定军聚议再伐宋 (第2/3页)
关。一面又令习室除了留一部分兵力守护襄垣之外,亲率其余兵卒,南下攻取泽州。
部署停当,粘罕又率兵继续南下。进至鹿台山,他见到了隆德府通判李谔派遣的使者。
李谔让使者向粘罕表示,他愿意以城归顺。并正在准备犒军之物,在城下迎之。
粘罕听后,欣喜万分。可是,当粘罕进兵至隆德府城下的时候,他却看到了一幕使他分外吃惊的场景。
原来,通判李谔虽然准备好了犒军之物,荷酒牵羊,运于城下。他的举动却激怒了兵卒,有二三十人竟然冲出城门,挥刀相向。
李谔见了大惊失色。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乱刀齐下,刹那之间,李谔身首异处,倒于血泊之中。
粘罕亲眼看到了发生的一切,不由得勃然大怒,当下传令攻城。守卫兵民连忙拉起吊桥,禁闭城门,登上城头,与之相抗。粘罕攻城数日,终于将城池攻破,遂下令屠城。城中兵民,奋力进行巷战,伤亡殆尽,知府张有极亦被金人所获。
在粘罕攻破隆德府的第二天,他又接到了娄室的捷报,说是平阳已为所取。
原来这平阳乃是河东路南部的一处重镇,相传古时尧帝曾经建都于此。平阳以北有一座山,名叫回牛岭。山势高峻,地形十分复杂险要。乃是防守平阳的要隘。
娄室进兵至此,亲率所部诸将以及三百余名亲军,前来侦视地形。来到回牛岭下,昂首翘望,但见山峰耸立,高入云霄。诸将见了,无不相顾失色。
大将耶律怀义说道:“我跟随将军征战多年,出生入死,并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这回牛岭真是叫人望之生畏,我军若要进攻,敌兵居高临下,以矢石相加,我军哪里还有还手之力?不为肉饼,即为粉末,面对如此艰险的环境,为之奈何。”
诸将听了,也都是摇头叹气而已。娄室也不敢轻举妄进,便驻军于回牛岭下,派出游骑,四处佯攻,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防守回牛岭的宋将名叫刘琬,他虽然极得天时地利之利,可是人心动摇,这就使得这个天然屏障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军事价值。
原来府库困乏,供应难继。防守回牛岭的兵卒每日所得到的仅仅是三升豌豆或者陈年麦子。兵卒相与说道:“我们面对的是十分强悍的金兵,成天让我们吃这样的东西,还要驱使我们去和金兵决一死战,这哪儿能成呢?”
几天之后,宋人看到金兵大集山下,遂无心坚守,溃散而去,娄室不战而得了回牛岭。俯视平阳,已经是在掌握之中了。遂马不停蹄,进兵至平阳城下,刘琬果然又弃城而遁。
当天夜里,娄室听说绛州发生军乱,便号令军中,星夜疾驰,一日一夜之间,抵达绛州城下。绛州兵乱此时犹然还未平定下来,城内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宋绛州太守名叫李元儒,听得金兵如蚁,集于城下。当下顾不得多想,脑中只闪出一个“走”字。立即奔至西城门下,开了城门,一走了之。通判李昌言闻听太守已遁,也毫不犹豫,步其后尘,溜之而去。
娄室进至城内,安民已毕,接到了粘罕的一字手令,上面写道:“若至泽州,如与赛里、婆卢火、习室金相遇,当与俱进。”娄室见了这纸手令,不敢怠慢,传令将帅稍作休整,又直奔泽州而来。
娄室进兵到达泽州,与赛里,习室,婆卢火合兵。又按照粘罕的部署,齐头并进,并遣突合速、沃鲁率领五百精骑为前驱,前往招谕河阳宋兵。
此时,撒刺答已于孔子庙前大破宋军。突合速、沃鲁兵至,先占据了黄河津渡。宋兵一万余人背水结阵,娄室率大兵继至,进击破之。宋军被挤于水中死者不计其数。河阳守将计无所出,遂献城而降。
娄室来到黄河边上,看到浊浪滔滔,掀天盖地,声如雷霆,惊心动魄,不禁感叹道:“真乃天设之险。”寻找船只之时,竟然连一只也寻不到,原来所有船只已经被宋人搬至南岸。娄室无奈,当下派遣其子完颜活女率领三百多名骑兵,沿江上下,寻找可渡之处。
完颜活女刚刚率兵而去,粘罕也率军来到了黄河岸边。
入夜。粘罕与娄室立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