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回 下 获蜡丸激怒二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三回 下 获蜡丸激怒二帅 (第2/3页)

暗结耶律余睹等人,从中图之,真如探囊取物罢了。只要除了二人,你们宋国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这件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又说了一会,邢倞告辞而去,来见徐处仁和关敏,兴高采烈地说道:“大事可成,大事可成。”二人听了,连忙问道:“莫不是耶律余睹等人的事有了进展了?”

    邢倞说道:“是呀,那赵伦倒也是一个爽快的人,倒是直截了当的把这件事提出来了。”

    当下又把赵伦之言如实相告。二人嘱咐邢倞以重金相赠,赵伦也是来者不拒。再用言语试探萧忠恭,万种木萧忠恭也是含糊其辞,半遮半掩。徐处仁和关敏确认是已经答应,遂赠以厚礼,送之归国。临行之际,又送其一粒药丸,请他转送耶律余睹。

    原来,药丸之中藏有书信,这就是所说的蜡丸书。萧忠恭心知其意,点头应允,并将蜡丸藏好。

    萧忠恭路过燕京,立即来见宗望,并将蜡丸书送之。宗望一见,勃然大怒。细查其人,并无其他,原来却是宋人从中图谋。遂迁怒于宋,有了南伐之意。

    再说粘罕避暑云中,因为两夏曾以武力夺去了四军八馆之地,后来又被完颜希尹用计取回,但这仍然给粘罕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一丝阴影。他特意下令在天德、云内与两夏交界的地方增兵驻守,加强巡逻,以预防两夏兵再次入侵。

    这一天,粘罕到西线巡视,驻足金河泊。这里南临黄河,北有大黑河,环山罗列,林木葱茏,环境极为秀丽。他打算在此小住数日,再返西京。

    次日下午之时,只见一位防守边境的将军向他禀报,说是巡逻的兵卒抓住了两个从西夏境内跑过来的可疑之人,并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了一粒蜡丸。

    粘罕听了,心知有异,便要亲自审问。

    当那两位可疑之人被带进来的时候,浑身不住的打着哆嗦。二人都知道蜡丸已被搜走,一切已经隐瞒不住了,便也没费多大周折,也就如实相告。原来他们是宋朝谍者,想越过西夏之境去和辽国梁王耶律雅里取得联系。在西夏境内,被巡逻兵卒发现,紧追不舍。慌乱之中不辨东南西北,误入金国境内,又被金国兵卒抓获。

    要说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头说起。

    原来,耶律雅里乃是天祚皇帝的第二子,取字萨蘭。在他七岁那年,天祚皇帝试图立为太子,后来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于是别置禁卫,封为梁王。

    辽保大三年,金人兵围青塚寨,其时耶律雅里亦在军中。太保耶律特默哥挟之出走,从间道而至阴山。闻听天祚皇帝失利而趋云内州。耶律雅里也就驰赴云内州而从之。

    耶律雅里当时身边护从有一千余人,多于天祚皇帝。天祚皇帝心中生疑,认为耶律特默哥有叛乱之心,欲图诛之。并以不能保护诸王为由,打算审问耶律特默哥。

    天祚皇帝仗剑而召耶律雅里而至,问道:“耶律特默哥对你都说了些什么?”

    耶律雅里说道:“只是一心一意想保护陛下罢了,除此之外,并没有听他再说些什么。”

    天祚皇帝听了,心中释然,只是诘责而已。

    天祚皇帝渡河奔往西夏,而军帅耶律敌烈等人又劫耶律雅里北走。

    途经沙岑,忽然看见一条大蛇从前面横道而过。

    有的人以为这是不祥之兆,有的人却以为未必如此,又举例说道:“当年兴宗皇帝之时,萧柳从伐高丽,途遇大蛇当道。有人建议避之,萧柳说道:”壮士岂怕这些东西!”拔剑斩蛇,继而又破敌军。“大家又议论了一番,结果是谁也说不清楚是吉是凶。

    过了沙岑,又向前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