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十三回 上 援太原兵溃三路 (第1/3页)
第五十三回上援太原兵溃三路
却说种师中战没于阵,种师道因病而归,姚古、张灏之兵亦败溃而散,三路援兵已无一道可以依赖,太原的局势对守城宋军变得越来越严峻了。
消息传来,京城大震。宋钦宗急召诸臣商议应付之计。
时任资政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之职的耿南仲曾经有过在东宫陪侍皇太子数十年的经历,现在宋钦宗再也不是昔日的皇太子,而是继位当了皇帝。
耿南仲以为曾为太子之师应该首当柄用,可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却是李纲等人的越次进位,竟然居他之上。思前想后,心难以平,所以对于李纲的谏言非要持以异议不可。李纲等人以为与金不可和议,而耿男仲却极力主之。
现在,他看到有机可乘,便与朝臣徐处仁、唐恪等人相为表里,打算将李纲排除于朝廷之外。
耿南仲趁机对宋钦宗进言道:“李纲要举兵,只遣他去就是了。”
宋钦宗听了,迟疑了一会,说道:“种师道可遣,惟恐李纲不知兵。”
唐恪也乘机进言道:“火到身上手自拨,只要责其成功,李纲便会自己着急起来,陛下切不可听其言而免之。”
宋钦宗听信了二人之言,遂命李纲为河东河此宣挠使之职。
李纲拜辞,宋钦宗坚执不允。继而又以病痛请求去职,也不答应。
台谏大臣谏言以为李纲不能离开朝廷,宋钦宗不但听不进去,却斥之为替大臣游说。朝内大臣闻之,不敢再言。
有人私下对李纲说道:“你知道这次遣你之意吗?其实并不是为了边事,只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将公逐出朝廷罢了。你不在京城,京城的士民百姓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你如果坚执而不奉命,进谗言的人更会肆意中伤。皇上如果动怒,将有不测之祸,为之奈何?”
李纲闻之无言以对,许翰又以亲书条幅相赠,李纲拆开看时,只见上面仅书“杜邮”二字。李纲见了,后脊梁顿时起了一丝凉意。
原来杜邮亭在咸阳市以东,当年白起被谪经由于此,接到了秦昭王所赐之剑,自杀而死,后人又改名为孝里亭。
李纲迫不得已,惶恐受命。
宋钦宗意欲激励其心,亲笔书写了《裴度传》而赐之。
李纲得此御笔真是有苦难言,他对宋钦宗说道:“当时吴元济区区环蔡之地对抗唐室,那能不会自取灭亡呢?而与当今的金酋相比,真有天上地下之分。可是,强寇之外患可以扫除,可是小人在朝蠹害难去。如果朝廷既正,君子道长,虽有外患,有何惧哉!”于是,亦亲笔书裴度论元稹、魏洪简的章疏、要语以进,宋钦宗优召答之。
其时,李纲所在的宣抚司仅仅只有一万两千兵卒,许多事务还有待处理。李纲乞请延缓行期,御批以为迁延推命。李纲上疏辩解,并言到:“陛下以前以臣为专权,而今又以臣为拒命,方遣大帅要解太原之围,而以专权、拒命之人为之,真是不应该呀!愿乞骸骨,解去枢管之任。”
宋钦宗看到之后,又连连召见李纲,并安慰他道:“卿今日为朕守边,便可还朝。”
李纲说道:“臣这次奉命而行,再也没有归还的机会和可能了。昔日范仲淹以参政的身份出抚西边,路过郑州之时,吕夷简为之饯行。吕夷简颇为伤感的说道:‘参政这次身赴之边,岂可复还。’说罢,伤感不已。其后,果然如其所言。如今臣以刚烈愚直而不容于朝,既行之后,如果能够死在敌虏的手中,将一腔热血洒在疆场之上,那就是臣的志向了。万一朝廷执议不坚,臣当求去,陛下宜察臣之忠,以全君臣以义!”宋钦宗听到这里,亦为之动容。
行至河阳,李纲望拜诸帝之陵,感慨万端。遂又上疏道:“臣总师出、洛,望拜陵寝,潜然出涕。恭惟祖宗创业守成垂二百年,以至陛下。适逢艰难之秋,强敌内侵,中国势弱,此诚陛下尝胆思报,厉精求治之日。近君子,退小人,益固邦本,以图中兴。上以慰安九庙之灵,下为亿兆苍生之所依赖,天下幸甚。”
渡过黄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