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回 下 混同江智平胡底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二回 下 混同江智平胡底改 (第3/3页)

   这天晚上,拔离速和突合速又各率精兵,分道夜袭宋营。姚古此时已知种师中、张灏两路援兵已溃,便成了惊弓之鸟。如今又看到金人集中了优势兵力前来对付他,早已失去了自信和勇气,遂听信统治官焦安节之言,率兵撤走。又一退再退,直至隆德府,这才停驻。

    却说金国自从捉获辽国天祚皇帝之后,地域初定,金太宗吴乞买亦仿照辽国制度,设立五京,即上京路会宁府、北京路大定府、西京路大同府、东京路辽阳府、南京路大兴府。

    这一年,金太宗吴乞买驾幸北京路大定府,和诸帅避暑议事。暑期过后,粘罕、娄室、耶律余睹返回西京大同府,而宗望、挞懒、闍母亦返回南京大兴府。

    金太宗吴乞买又在北京大定府停留了半日之久,正打算返回上京会宁府之际,忽然接到了紧急边报,说是居住在混同江下游的乌底改部落聚众叛乱,攻城略地,其势越来越大。

    金太宗吴乞买闻之大惊,心中十分焦虑不安。原来,所有的精兵良将都分属于粘罕和宗望。如今,两处的战事正在十分紧张之际,不能从那里抽出一兵一卒。

    金太宗吴乞买正在低头沉思,忽然听得一人说道:“陛下休忧,臣愿意率兵前往平叛。”

    金太宗吴看时,原来毛遂自荐的人不是别人,乃是乌古迺之孙,国论乙室勃极烈阿里合懑之子完颜晏。阿里合懑于天辅三年身患重病,遗言以为女真人离不开马,所以应禁止以马殉葬的风俗,并以平生所乘战马献给了金太宗吴乞买。金太宗吴乞买对于这件事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是念念不忘于口。

    当下听了完颜晏之言,问道:“斡论,卿能为朕解忧,足以看出卿之忠勇之心。但没有兵卒,为之奈何?“完颜晏本命又叫翰论,所以太宗吴乞买这样称呼他。

    斡论回答道:“女真部落之中,人人可战。若从上京招募二三千人马,大概不会有多大问题。有此二三千兵卒,就足以平叛了。”

    金太宗吴乞买又问道:“卿以何法平之?请试为朕言。”翰论说道:“俗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乌底改部落之所以会叛乱,主要是在于其头人鸟底改,只要鸟底改能够痛改前非,臣以为可释而不问。倘若铁了心眼要与我大金作对,可以除以典刑,其余胁迫追随者皆可不必问罪。至于以何法平叛,那只能临机而变,在此实难为陛下说的明白。”

    金太宗吴乞买听了,高兴地说道:“卿真有你父之风,朕可以放心了。至于兵卒,卿自可不必担忧,可以率领扈从诸军而往。”

    斡论率众到了混同江,又深入到乌底改队落之地,通观山川形势,遂告谕将士道:“如今叛军散布于山谷之间,地势险阻,林木茂盛,我们的骑兵难以发挥优势。既不能成列布陈,又不能纵横驰骋。看来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争,诸位不能指望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能破敌,要做好在这里住上三年五年的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于是,斡论督令诸军制造船只,遍布于江,将江面封锁的严严实实。又令诸军占据高山险隘,连木为棚,多张旗帜,示叛军以持久之计。又四处扬言,说要等到大军会齐这才发兵征剿。叛军听了,不以为意,其防范也就松弛下来了。

    过了十多天,斡论发现叛军已经落入他的圈套之中。有一天晚上,突然调集诸军,潜藏于舟船之中,沿江而下。黎明之时,已至叛军营寨,其时叛军依然还在酣睡之中。金兵发一声喊,冲入寨中,四处放起火来。鸟底改于熟睡之中,听得四处喊杀之声,慌忙乘马而奔,却在后背中了一支冷箭,倒撞马下而死。其余据险之众,遂不战而降。队落之中的百姓,听说鸟底改已死,也都纷纷表示降服。

    仅仅一月有余。境内全平。斡论率军凯旋而归,金太宗吴乞买慰勉有加,授以左监门卫上将军之职。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