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回 下 宗望北归返燕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一回 下 宗望北归返燕京 (第3/3页)

正正地动了手。

    是年二月中旬,罢蔡京为秘书监、分司南京,罢童贯为左卫上将军、池州居住,罢蔡攸为太中大夫、提举毫州明道宫,贬梁师成为彰化军节度副使,贬王黼为荣信军节度副使。不久又诏令流窜蔡京于儋州,流窜蔡攸于雷州,流窜童贯于吉阳军。李纲请诛王黼,事下开封府尹聂昌处置。聂昌暗遣武士追蹑于后,将其斩杀于雍丘之南得民舍之内。

    几乎与之同时,李彦也被赐死,并籍没其家。梁师成在前往贬所的途中,行至八角镇,亦被赐死。蔡京在接到窜贬儋州诏令的当日,死于潭州,天下犹以其不正典刑为恨。童贯被贬数日之后,遣监察御史张征将童贯诛之。其后,蔡攸及弟蔡亦伏诛。

    至此,宋徽宗在位之时的六贼及其余孽皆因恶贯满盈,得到了应得的下场。至于那个赵良嗣,也在历经被贬落职之后,在窜贬柳州之时诏命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枭首示众。

    当其之时,当金国右副元帅的大军斩关夺隘,攻陷隆德府的时候,终使宋钦宗看到了所谓和议只是虚文而已,又加之内外舆论的压力,遂颁诏道:“金人叛盟深入,其原主和议李邦彦,奉使许地李桡、李邺、郑希之、悉行罢黜。”

    此时,在宋朝廷之中,主战派舆论又渐渐占了上风。

    宋钦宗先是颁诏道:“金人叛盟深入,其原主和议李邦彦,奉使许地李梲、李邺、郑望之,悉行罢黜。”这几个人,是坚持割地求和的代表人物。

    当时李邺出使金营,回城之时,四方扬言:“贼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貛,其势为泰山,中国如累卵。”一时间满城风雨,人心惶惶。时人称为六如给事。金兵索取金币、银币,王孝迪出榜文,要籍取士庶所有之物,以为如此则一切会免。不然,则男子杀尽,女人掠尽,宫室焚尽,金银取尽。人谓之:“四尽中书。”

    至此,这些主降者终于得到了应得的下场。宋钦宗又以主战者之言,颁诏道:“金人要盟,终不可保。今粘罕深入,南陷隆德,先败原约。朕夙夜追咎,已黜罢主和之居。其太原、河间,中山三镇,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

    于是,另命种师道为河北、河东宣抚使,驻于滑州。以姚古为河北制置使,种师中副之。姚古领兵援太原,而种师中援中山、河间。种师道无兵自随,乃请以陕西、山东,关河之卒,屯于沧州、孟州、卫州、滑州之间,以备金兵再至。不过,他的这一个极有战略眼光的策略并没有被采纳。昏聩的宋钦宗认为,大敌刚退,不宜劳师而示之以弱。

    人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也不种,就不会有收获。”如今不预设防,等到金兵再来之时,悔之晚矣。

    种师中渡过黄河以后,遂上言道:“粘罕今在泽州,臣欲于邢州、相州之间,从间捷之道而出上党,以兵击之。出其不意,可操胜券。宋钦宗得知种师中献策之后,疑而不用。

    此时,宗望所部依然围攻中山和河间二镇,听得种师中援兵已到,遂撤兵而退,返回燕京。粘罕得知宗望已经返回燕京之后,又侦得宋兵两路而进,只怕陷于宋军的夹击之中,亦率兵北撤。他依然命令银术可率兵围困太原,自己则返回西京大同府。

    其时已是春夏之交,天气渐热。宗望与粘罕同至上京,向金太宗献捷。在这之后,粘罕、娄室、耶律余睹等西路军的主要头领及宗望、挞懒、闍母等东路军的头目相约而至山后的草地,一方面避暑休息,更重要的却是商讨今后的战略目标及互相之间的协调,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军事会议。

    金太宗吴乞买根据国相刘彦宗的建策,取消了原来的都统府,而设置了元帅府。元帅府设立了都元帅,左右副元帅,左右监军,及左右都监,这也就是金国的最高的军事集团。

    在这期间,宗望也对所部之军进行了整顿。所做的最大的决策就是撤消了常胜军的军事体制。

    原来,郭药师自以为这次出兵南伐,功劳卓著,超于诸将之上,颇有骄矜之色。而他所部之常胜军的将士也都十分得意,不可一世。其时太原未下,两河未得,燕云人心未安。宗望以为郭药师为反复之徒,如若握有重兵,必为后患。遂采取了断然措施。尽夺常胜军兵甲鞍马,而将其遣散于辽东、辽西等地。郭药师虽有难言之苦,可也难怒而不敢言,只得忍气吞声而已。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