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回 下 宋君臣和战持两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回 下 宋君臣和战持两端 (第2/3页)

,都是因为卿的缘故呀。”

    自从金兵临城之后,所有城门都关闭不开,市中没有买薪卖菜者。种师道请开西南一壁,任凭百姓出入,人心始安。种师道又一再献策于宋钦宗,请缓给金币于金,等到其困弊而归之际,扼之于河,聚而歼之,方为上策。宋钦宗听了,命种师道于政事堂共议。

    种师道见了李邦彦,直截了当地问道:“京城坚固高耸,备御有余,当时相公为何便要讲和?”

    李邦彦说道:“这是因为国家无兵防御,所以才不得不这样做。”

    种师道说道:“此言差矣。凡战与守,这是两回事,不能相互混淆。战或不足,守则有余。京师有百万之众,如要防守,他们都会成为勇猛的斗士。”

    李邦彦说道:“平素不习武事,所以不懂的这些。”

    种师道闻而叹道:“相公虽不知兵,难道也不知道古时守城之事吗?”又说道:“闻听城外居民全部为贼所掠,畜产极多,也都为贼所有,实乃失计之甚。当时既然听到贼军要来,就应该速令城外居民,撤去屋舍,转移畜产,尽入城中。如今闭门而将畜产留给金虏,这又是为什么呢?”

    李邦彦说道:“仓促之际,无暇及此。”种师道闻而笑道:“真是太慌忙了,连这些大事也都顾不过来了。”

    左右大臣,闻之皆笑。时议人人异同,只有李纲和种师道的意见相同,而李邦彦却坚执不从。

    宗望驻兵城外,日日派人索取金币、银币,又派兵四处劫掠,以供军资。李纲看到四方勤王之师陆续到了,遂向宋钦宗奏道:“金人贪婪无厌,凶悖日甚,其势非用师不可。敌兵号称六万,而我勤王之师集于城下者犹有二十多万。金人以孤军深入重地,犹若虎豹自投于陷阱之中,应当以计取之,而不必与之角斗一朝一夕之力。如果派兵扼守河津,绝其粮道,再分兵收复河北诸邑,而以重兵逼临敌营,坚壁勿战,使之自困,这就是汉朝时候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所采取的计谋。等到其食尽力乏,然后以一檄取誓书,复我三镇,再纵其北归,乘其半渡而击之,此乃必胜之策。”

    宋钦宗听了,深以为然,并与之约定时日而举事。

    其时,在勤王之师的诸将之中,有熙河路经略使姚古之子姚平仲。姚古与种师道之弟、秦凤路经略使种师中及折彦质等人俱提兵勤王,而种师道与姚平仲率兵先至。宋钦宗任命种师道为同知枢密院事而兼京畿、河北、河东宣抚使之职,任命姚平仲为都骁制之职。这种任命,却引起了姚平仲的极大不安。

    原来,种氏和姚氏都为山西巨族,两家子弟多不相能,极有成见。姚平仲看到宋钦宗倚重种师道。欲图借其之力而破敌,心中惟恐功劳独归种氏,于是到处扬言道:“勤王之兵到达京城已经这么长的时间了,将士们却以为不能速战速决而有怨言。”

    这些话传到了宋钦宗的耳朵之中,遂又转告李纲。李纲却支持姚平仲的看法,而令城下之兵全部听从姚平仲的调度和指挥。

    宋钦宗几乎天天派人督促种师道出战,按种师道之意,是想等到他的弟弟种师中率兵到达,因奏言等到春分过后乃可击之。

    其时距离春分仅仅只有八天时间了,宋钦宗犹然以为过缓。而姚平仲却想先立头功,自请先期出兵击之。

    宗望看到宋人勤王之师陆续到达,人数大增,心中颇为忧虑。除了加倍防守之外,并加强了夜间的巡逻和侦察。

    二月了酉入夜之时,金兵侦骑发现宋营之中灯火通明,心中生疑。登高望之,又见调动频繁,急忙返回营寨,将这一奇异的情况禀报宗望。

    宗望闻而笑道:“最近我就觉得气氛有些不对,料到宋人可能因为勤王之兵渐多,胆子也就大起来了,会对我们有所动作。好吧,那就让他来吧。”说罢,号令诸将,各自去做准备,以待来敌。刚刚部署停当,又听得侦骑前来禀报,说是宋兵已经出寨直朝金营杀了过来。

    姚平仲亲自率领步骑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