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回 上 金宗望逼城索三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回 上 金宗望逼城索三镇 (第2/3页)



    大宰白时中以为京城难以坚守,李纲反驳道:“天下城池,哪个也比不上京城如此的高大坚固。更何况这里有宗庙、社稷、文武百官,更有千千万万的庶民百姓。如果丢弃了这些,还要打算得到什么呢?今日之计,当整饬兵马,团结人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

    宋钦宗问道:“谁可为将?”李纲说道:“白时中、李邦彦等人虽然未必懂得军事,但他们位高爵显,只要能够安抚将士,必能激励将士之心,与金人相抗衡。”白时中闻之,忿然说道:“照如此之说,李纲能够将兵出战吗?”李纲闻之,奋然说道:“陛下若不以臣为懦弱,命我治兵,我李纲愿意以死相随。”

    于是,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东京留守。李纲为了坚定宋钦宗留宋京城的决心,对他说道:“当初唐明皇闻得潼关失守,即时幸蜀,使得宗庙、社稷毁于贱人之手。今时四方之兵不久就要云集京城,怎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去重蹈唐明皇的覆辙呢!”

    君臣正在商谈之间,内侍来奏中宫已行。宋钦宗闻之,勃然变色。仓皇从御塌下来,对众臣说道:“朕不能再停留了,卿等也不要再加以阻拦。朕今将去陕西调集兵马,再来恢复都城。”李纲闻之,亦泣亦拜,俯伏于地,以死相留。宋钦宗无可奈何,只是连连叹气不迭。

    燕王和越王也来到宫中,二王亦以国固守相谏。宋钦宗闻之,其情绪这才稍微安静下来,顾谓李纲道:“朕今为卿而留,诏兵御敌之策,委任于卿,望卿勿致疏虞。”李纲于危难之际,慨然受命。

    这天晚上,宰执大臣白时中、李邦彦等人,犹然坚持出巡不已。宋钦宗改变主意,打算等到天亮即行。黎明之时,李纲再来朝见之时,已经看到禁卫军披甲而立,乘辇也已起驾了。

    李纲于情急之中,对禁卫军呼道:“你们是愿守宗社呢,还是愿意跟着出去呢?”禁卫军听了,振臂而呼道:“愿意死守,不愿生逃。”李纲见禁卫军兵卒群情激奋,深受感动,遂入见宋钦宗道:“陛下已经答应臣留于京城,然而现在又要出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今六军的父母、妻子都在京城,愿意以死相守。如果陛下要强使之行,万一中途发生哗变,逃散而归,陛下还靠谁来护驾呢?闻听虏骑已经迫在眼前,如果侦知陛下乘辇离之不远,派出铁骑尾之而追,陛下又靠谁来抵御呢?”

    宋钦宗听了此言,颇为感悟。乃召中宫还京。禁卫六军见皇上回心转意,皆都拜伏于地,齐呼万岁不止。宋钦宗登上了宣德楼,宣谕六军,这才定下了固守之计。并授予李纲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之权,又以侍卫部指挥使曹曚为之副。

    李纲受命之后,即下令整饬都城四壁防守器具,以百步法分兵备御,并使兵卒加紧训练。过了数日,,战守之具初备。然而,在宋钦宗所组成的朝廷之内,和战之争一直是针锋相对,非常激烈。主和的大臣以太宰李邦彦为代表,李邦彦身居宰相之职,无所建树,惟以阿顺谀佞为事,以求固位而已,时人呼之为“浪子宰相”。

    当时宋钦宗召集群臣商议御敌之策,李邦彦力请割地议和,而李纲却坚持以战为守。宋钦宗居然采纳了李邦彦割地求和的主张,派遣虞部员外郎郑望之及高世则往见宗望。行至中途,却意外地遇到了宗望所遣使者吳孝民。于是,二人偕吴孝民俱还。

    原来,宗望在行军途中,听从郭药师之言,派遣吴孝民出使于宋,其实是想探视宋朝君臣的虚实。吴孝民刚随邓望之、高世则入城,宗望所率大军已经接踵而至,抵达汴京城下。当初郭药师还为宋将之时,曾经多次打球于牟驼岗,知道此地乃为天驷监,内有战马三万余匹。而所储刍豆堆积如山。

    宗望得知此事之后,不由大喜道:“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