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上 宋徽宗罪已禅大位 (第2/3页)
半。直至双方都已战到筋疲力尽,这才休兵罢战,各自撤回。
金国这次用兵于宋,初时并没有明确的最终目标。金太宗吴乞买指令宗望所统领的东路军从平州入燕山,而粘罕所率领的西路军则从西京入太原。由此来推断,他们伐宋的目标就是攻取燕京和太原而已。宗望做梦也没有想到燕京的战事进展得如此顺利,便想跃跃欲试,进而入侵宋朝的河北地区。这也是当时两国相互变化的局势所致,使得宗望更加雄心勃勃。
蒲察、绳果的全军覆没以及术烈速、治里改所部的惨重伤亡,大大地激怒了宗望。他亲自率军南下,打算寻机会对宋兵进行报复。在真定境内,与五千宋兵相遇。宗望命令蒲鲁浑与蒙克各率本部之兵,从两翼进行包抄,将宋兵击败。
宋之溃卒进入中山境内,金兵趁着追袭溃兵之势趁机攻打了中山府境内的赞皇县,所获兵器甲仗不计其数。至此,宗望率领所部诸将,来到了蒲察、绳果阵亡之地,祭祀了他们的在天之灵。自从他们战死疆场之后,宗望的内心一直在承受着严厉的谴责。他不想推卸责任,这场本来就不该发生的事件是因为自己的无谋和不慎而造成的。在祭祀之时,他祈求他们的在天之灵饶恕自己。
接下来的事情是就此收兵还是继续南进,这就要靠宗望自己审时度势,做出抉择。按照金太宗吴乞买所赋予他们的权力,他和粘罕有权临时决策。
宗望在经历了收取燕京的欣喜和兵败中山府的惨痛之后,此时此刻,他的头脑也变得冷静下来了。要说就此收兵,他曾经为此留下了伏线。当时他和蔡靖相见之时,就曾经许以讲和之意。当他率兵南下之时,又命蔡靖留守燕京。而沈琯留守大营,得知宗望有过和议的想法,只怕此事中辍而被搁置下来,遂起草了和议之书而直达金廷,送给了金太宗吴乞买,这也就是宋、金议和的最初起端。
要说继续南下,那么,他首先要越过的地方就是信德府。从他所掌握的消息来判断,信德府预料有宋朝的重兵防守。自从中山兵败之后,他对宋军开始有了新的看法。因此,对攻克信德府颇不自信。他更担忧的是另外一种结局,即屯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难以收拾。
其时太史正好来至军中,这天晚上,宗望请其仰观天象,以观察帝星的吉凶祸福。初时,只见帝星冥冥灭灭,笼罩在一层云雾之中,黯然失色,更不用说有什么光泽了。太史说道:“奸邪之气侵犯帝府,南朝皇帝被众多奸臣群小所包围。只所以晦暗而无光泽者,是帝座不保之象。”
宗望听了,心中大喜,以为南朝皇帝昏聩无能,奸臣当国,小人乱朝,这样的一班君臣,等待他们的命运就应该是亡国灭宗。正要离开之时,又听得太史说道:“且慢,帝座又有了变化。”宗望闻言,也就收住了脚步。
又过一会,只听得太史又用十分惊异的语气说道:“太子,这是什么一回事情?你看,包围着帝星的那层云雾已经渐渐散去,而帝星也开始慢慢有了光泽。太子快看,现在又比刚才亮多了,由此看来,南朝国中有人。太子若要有所行动,还需慎之又慎。切记,切记。”
宗望听了太史之言,大惊失色,说道:“南朝未为可图。”遂有收兵北归之意。原来,古时的帝王大臣崇尚迷信,又用种种天象来自欺。所谓的以观察天象来断定兴衰,绝系无稽之谈。今日观之,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只因为史料有此记载,辑录于此,以作笑谈而已。
且说金人分道南侵,东路军攻取了燕京,西路军围攻太原城的消息传至北宋的都城汴京之后,宋朝君臣闻之,莫不惶然失措,不知所为。宋徽宗信奉道教,被教门尊称为玉京金阙七宝元台紫微上宫灵宝至真玉宸眀皇大道君。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