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下 金娄室野谷败夏兵 (第2/3页)
没有来得及建造规模宏丽的宫殿,人们称为金太祖阿骨打所居住的地方为皇帝寨。文武百官听说宗望回朝,也一齐赶来祝贺。阿骨打听得宗望仅率十余骑返回,不由得嘉叹道:“宗望仅以十余骑之众,不避艰险,经涉兵寇出没之地,长有数千里之遥,真是浑身是胆,可叹可嘉!”遂大宴群臣,神情极为欢悦。饮宴之际,宗望为阿骨打举杯祝酒道:“父王,为了大金国的强大与昌盛,为了大金将士的无敌于天下,请干此杯!”阿骨打听了,意气欣然,一饮而尽。宗望乘机奏道:“如今西京大同府两度攻取,诸路辽兵还有数万之众,而辽国天祚皇帝还在阴山、天德之间,辽人之心依然还有所寄托。此外,耶律淳又自立于燕京,依然有死灰复燃之势。新降之民,其心未固,大多数人是心怀两端,以观成败。因此,西伐诸将急切盼望陛下能够驾临军中,坐阵指挥。”阿骨打听言,欣然说道:“提军远伐,虽然授有庙堂之策,岂能尽合当时机宜。我当不负诸将所愿,于六月初启程西征。”
天辅六年的六月,阿骨打令谙版勃极烈吴乞买监国,亲率大兵征辽。从上京出发之际,诏谕上京官民道:“朕顺天吊伐,已定三京。但以辽主未获,兵不能已。今者亲征,欲由上京路进兵。惟恐抚定新民,惊疑失业。其先降而后叛逃入险阻者,诏后出首,悉免其罪。若犹拒命,拏戮无赦。”辽民见了诏书之后,纷纷从险阻要隘之中逃了出来,重新依附于金。
金太祖行至大泺西南之地,斜也派遣完颜希尹前来奏请迁徙西南招讨司诸部于内地。阿骨打顾谓群臣道:“迁徙诸部之人,应当从哪一条路走最为恰当?”宗望听言,近前说道:“中京之地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事,残弊不堪,刍粮极缺,难以供给,应当从上京路遣从为宜。然而新降之人,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骚乱,而来降者却心存疑惧,抱着观望的态度。劳师害人,所失极多。”阿骨打听了,深以为理,遂令群官聚议,并令军帅相宜行事。
却说辽国西京以西之地,有一邻国,名叫西夏国。西夏本为魏拓跋氏之后裔,其所居之地本为古之赫连国的国土。唐朝之时,赐姓为李,历经五代,直至北宋,西夏人世居其地。到了李继迁当权之时,势力渐强,据有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到了元昊当国王的时候,西夏国就变得较为强大了。遂于兴州建立都城,立国称帝。西取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地。南界横山,东距西河,与辽、宋两国相邻。其地土壤肥沃,宜于耕作,水草丰茂,又宜于畜牧。民俗强悍,勇于搏战。西夏与北宋世为敌国,两国之间的战争连年不断。因为这个原因,其与辽国却世世代代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两国之间友好往来的使者不绝于途。
到了天祚皇帝的时候,西夏国的国王名叫李乾顺。乾统二年,李乾顺遣使请婚。次年,又遣使再次向天祚皇帝求婚。两年之后,天祚皇帝以族女南仙封为成安公主,嫁于西夏王李乾顺。有了婚姻这层特殊的关系,李乾顺对辽国更是忠心不二,情感至深。三年之后,成安公主又为西夏王李乾顺生了一个儿子,李乾顺更是心中欣然,派遣使者带了重礼,来向天祚皇帝报喜。
此后,辽国在金兵的强大的连续不断的进攻之下,节节败退,形势像江河奔流急转直下。到了保大二年,天祚皇帝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无处可以容身。遂奔于天德、夹山之间,以求得一时的苟延残喘。
李乾顺得知天祚皇帝所处的窘境之后,心中非常焦急。当即派大将李良辅率领精兵三万之众,进兵至天德之境,应援天祚皇帝,并打算将他迎入西夏之境。
其时,娄室、斡鲁所统率的金兵也进入天德境内。闻听西夏大军已至,因为未曾与西夏之军交过手,更何况又不知其虚实,不敢草率行事。。娄室思之再三,派部将突橪补攧率领二百余骑,前往侦视。临行之际,娄室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