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回 下 破辽援二次取西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八回 下 破辽援二次取西京 (第2/3页)

监视城中的动静。敌人也曾多次派兵前来进攻,我只依山设防,竖壁不战,敌人也就奈何不了我。昨日,我派出的人抓获了两名辽人,从他们的口中,我得到了一个极为可靠的消息,说是城中多次暗中遣人求救于外,只怕是辽之援兵近日就要到了。得知元帅亲自统兵前来攻城,因此,飞马前来相迎。请元帅有所戒备,以防不测。”粘罕听言,问道:“敌之援兵,从哪个方向而来?”夹谷谢奴说道:“据辽人所提供的可靠消息,敌人从正东和正西方向有重兵来援西京,三五日之内即可到达。”粘罕听了,沉思许久,说道:“谢谢将军,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太及时了,也太重要了。现在,我们就可以根据眼前情况的突然变化,临机决策,随之更改我们的方略。”立即传令阇母将军回军北上,歼灭西来的援兵。我们暂可放弃西京不打,直接挥师东去,迎击从东面来援的辽兵。然后还师攻城。辽兵失去了外援,也就失去了斗志。不出数日,必然被我所破。”

    阇母接到粘罕手令,不敢怠慢,急忙率领所部三千骑兵,火速进至西京大同府以西地区,恰好遇上了辽国增援西京的援兵。辽兵有三万之众,气势强盛,咄咄逼人。辽将得知与金兵相遇,便传令摆开阵势,严阵以待。金兵见辽兵马强势众,个个面有惧色。阇母见状,心中暗想道:“今日两军对垒,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这种局势显而易见。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指的今天这样的局势而言。若不将兵卒置之死地,绝无战胜敌人的可能。”遂传令所部兵卒皆弃去乘骑,结阵于堑沟之间。部署已定,阇母对众人说道:“今日之战,非比寻常。敌人兵多,我军兵少,敌人势强,我军势弱。我们身居堑沟之间,前无进路,后无退路,若不胜敌,绝无生还之理。我阇母今日与诸将士共为约誓,愿与大家同生共死,于绝路之处以求生存。”众人听了阇母之言,感奋涕零,愿效死力。于是,金兵莫不以一当十,以百当千,奋勇当先,殊死力战。辽兵抵挡不住,大败而溃。阇母率兵乘胜追击,直追至辽兵的营垒,这才休兵罢战。次日,阇母又率军直逼辽兵寨前挑战。辽兵昨日吃了大亏,便高挂免战牌,坚壁不出。金兵骂阵半日,撤兵而回。当天晚上,辽兵借着夜色的掩护,拔营而遁。

    辽将耿守忠见到辽国西京留守箫察刺的使者,得知西京大同府又重新回到辽人手中,不由大喜,高兴地说道:“金兵虽然厉害,但天不灭辽,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听说西京四周到处都有金兵,请他派兵增援。耿守忠听了,毫不迟疑,立即点齐五千精兵,亲自统领,来援西京。在城东四十里的地方,与蒲察乌烈、谷赧所统金兵相遇,双方混战一场,伤亡相当。耿守忠看到金兵之中一员小将十分骁勇,遂亲自来战。战不数合,便诈败而退,边战边走。小将不知是计,只凭着一时的血气之勇,紧催坐骑从后赶来。眼看将要赶上,忽然从斜刺里冲出两员辽将,一左一右,挡住了小将的归路。耿守忠见状,又返身杀了回来。三员辽将就像凶神恶煞一般,将小将围在垓心,杀作一处。那位小将任你百般了得,也难以抵挡这三个人三般兵器。战了五七合,小将便觉得气力不佳,有些招架不住了。心中一慌,手中也不由得乱了方寸。被耿守忠一枪刺来,正中右臂,顿时觉得疼痛难忍,举刀不起。另外两员辽将也将手中兵器紧紧向小将逼来。小将躲避不及,身上四处受伤,坐不住雕鞍,一头撞落马下。蒲察乌烈、谷赧在远处看到小将被围,各率亲兵,前来救援。杀退辽兵,救出小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