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下 追辽帝乘势下西京 (第2/3页)
时调整我们的捕捉目标和行动策略,才能使自己的意图不致落空。”宗弼说道:“哥哥所言极是,只是我们现在要想得到天祚皇帝的真实消息,好像是很难很难的事情。”宗望说道:“口舌就在面前,我们何不去问一问呢?”宗弼听了,恍然大悟,用手朝着依然是浓烟滚滚,依然是哭声不绝的村落一指,说道:“哥哥,你说的是他们?”宗望说道:“对,就是他们。若能把他们活活抓住几个人,就可以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辽国天祚皇帝所在的虚实了。”宗弼说道:“这倒不难,也并不需要多少人马,只有一百余骑就足以了事。”宗望说道:“如此甚好,事不宜迟,我们兄弟可即刻前往。”
宗望、宗弼兄弟率领一百余骑驰至村边,把住村口,只是高声呐喊不绝。这队辽兵的头目有两人,一人名叫越卢孛古,另一人名叫野里斯。两人正在村中指挥所部四百余骑抢掠百姓财物,忽然听得村头有喊杀之声,派人打探知是金兵,不由大惊。当下丢弃所掠之物,率部从村中冲了出来,打算夺路而逃。
宗弼勒马立于村头,张弓搭箭,等待着辽兵的出现。过了一会,看到辽骑从村中飞奔而出,便瞄着跑在最前面的一骑一箭射去。弓弦响处,其人应声落马。接着,他一箭一个,箭箭从不虚发。最后,当他伸手再去取箭之时,这才发现箭囊已空。便又乘势夺过辽兵之枪,追杀敌骑。追杀多时,只听得宗望喊他。这时,他才发现身边追随自己的金兵所剩无几。原来,金兵行军半日,人马疲乏,大多数兵士都已经被抛落于身后了。
宗望唤住宗弼,对他说道:“贤弟,我们人马不多,不能分开。前面数骑,好像是辽兵头目,只要将他们生擒,也就达到了目的。”宗弼说道:“好,好,就这样办吧。”说罢,催骑疾驰而去,宗望率领马和尚等三五人紧随其后。
宗弼瞄着前面辽兵五骑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赶上,宗弼又加三鞭,那马顿时像是卷起了一阵狂风,从辽兵身旁刮了过去。在离辽骑十几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宗弼昂首挺胸,立马于路的当中,拦住去路。辽兵五骑正在逃奔之间,忽然发现面前站立一员金将,恰如天神一般,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不由得魂飞胆落。待要返身而逃,却见身后又有一员金将阻住去路,更是惊慌失措,身上那三魂五魄也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当下滚鞍下马,拜伏于地,磕头犹如捣蒜一般,连喊“饶命”不迭。
宗望喝叫他们从地下站了起来,将他们带到河边,用河水冲洗了一番。当看到他们的情绪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他对他们说道:“实不相瞒,我并没有杀掉你们的想法。但你们要告诉我实话。要不,后面的事可就不好说了。”
被俘的辽兵听了,一齐把目光投向了其中二人的身上。过了一会,二人之中的一人说道:“我名叫越卢孛古,他名叫野里斯。但不知爷爷要问什么,我们一定照实说,照实说。”
从辽俘口中得知,在中京被金国将卒占领之后,附近的部落纷纷降附于金,天祚皇帝听后大怒,派兵四出,对那些依附金国的部落百姓进行报复,而越卢孛古他们也就是出来专门执行这项使命的。从辽俘口中,宗望还得到了一个他们所急切盼望的十分重要的消息,这就是辽国皇帝依然还在鸳鸯泊。他立即派遣急使将这一消息往告斜也。
斜也之军和粘罕之军如期而至羊城泊会师。因为宗望、宗弼在进军途中,从俘虏口中得知辽国天祚皇帝还在鸳鸯泊的确切消息,与辽护卫习泥烈所供认的事实相符,即派粘罕和宗干率领六千精兵,长途奔袭鸳鸯泊,打算生俘天祚皇帝。刚刚过了狗泊,又从俘获的降卒口中得知,辽国天祚皇帝亲统五院司之兵前来拒战。粘罕得知此事之后,不由大喜道:“这就叫‘寻遍天下无消息,得来全不费工夫。’辽国天祚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