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七章 评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七章 评定 (第2/3页)

琉璃赋》,盛赞吴锋领地中八宝坊生产的琉璃之美,文章追慕中古的琉璃文化,感叹今人不能爱重珍宝,写得一唱三叹,让自诩文化人者观后,都不由心有戚戚焉。而这位大儒又是名声不菲的书法家,因此这篇辞赋被竞相传抄,已经收到了纸贵的效果。

    第一大批琉璃器在这股好风中上市。随即便被抢购一空,因为制作精良,深受好评。

    吴锋给留在灵宝的属下们下的命令是,琉璃与玻璃的生产,先不必追求数量,以保证质量为上,务求最佳口碑。

    指导琉璃生产的技师来自千年的琉璃制作世家,而指导玻璃生产者则如同穆罕默德一样,是从西方聘请而来。

    如今在以灵宝为中心的地区,一股琉璃热正在向外扩散开来。日渐衰落的琉璃制造业,在这一番炒作下又开始觉醒,古老的名物开始焕发出新的光辉。

    瑰丽绝伦的琉璃扳指,更是让喜欢收藏名物的富有武士们感到新奇而又极有吸引力。争相重金购买收藏。

    在茶会、酒席上,武士们往往会互相夸耀收藏。看着其他人都戴着俗气的金银扳指,泛滥的玉扳指,若是突然晃出别人都没有的琉璃扳指,更是摇头晃脑背诵一遍《琉璃赋》,极言这其中的文化意蕴。自然是倍儿有面子。

    琉璃是作为贵重品生产,而玻璃则是要走普及路线。

    在西方,玻璃的生产成本其实已经很低了,在中土之所以价格仍然居高不下,一是生产技术还不到位,二是生产商家们因玻璃是新奇事物,就售以高价,谋取暴利,结果反而导致玻璃的推广缓慢。

    吴锋的领地上,因为自西漠更西方的西极平原地区聘请优秀技师,虽然薪水昂贵,但引入最为精湛的西方技术之后,反而能极大地降低成本。

    随着这股琉璃热潮,价廉物美的玻璃也同时开始抛售,八宝坊对于购买玻璃窗的顾客,还负责派人免费上门安装,因此极得称赞。

    吴锋领地经营的巨额投入,已经有了要回本的迹象,只要领地能够回本,也便不必再靠白衣营的收入来补贴领地了。

    ……

    次日,在白衣城中,吴锋召开了评定会议。

    评定会议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部下细述自己的贡献,并按照制定的制度换算成功勋,事情办得好的人有赏赐,办得不好者则要遭到处罚。

    许多大门派都要召开评定会议,譬如青城派就以特别爱开评定会议著称。但吴锋麾下只有这么点人,依然按时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