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零一章 好消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零一章 好消息 (第2/3页)

括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体面地位的人群。”

    “常言说:官有十条道,九条民不知。当一个缺乏权力资源支持的受害者试图讨回公道的时候,往往遇到的是一张由利益和关系编制起来的网,自己就象撞进网里的昆虫一样,越挣扎就越陷得深,最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最普遍的选择是打落门牙往肚里咽;而忍无可忍时,上访就成了唯一的出路。”徐君然看着常委们,继续说道:“一个人只要开始上访,就可能走上越级上访之路,因为这标志着他不再试图和伤害他的势力讨价还价,而是寄希望于借助外部力量“告倒”这些势力;换句话说,他孤身和当地强势力量站到了对立面,也必然遭到更大的打击。 各地的上访机关强调问题必须由所在单位解决,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个人被上级领导不公正对待后,上访后被告之,必须先与单位协商;很大上访者文化程度都很低,一不留神就错过了复查时限,就不得再到上一级部门信访。在这一规则设计下,上访者一不留神就成了依法打击的目标。这种依法打击由被举报的具体利益相关部门来执行的时候,常常会变本加厉。”

    徐君然说到最后耸耸肩:“国家级的信访接待单位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职权,不可能调查上访者的冤情是否属实。在工作流程上,还是会把问题转回当地政府部门处理,所以也有人把信访办称为信转办,于是问题又回到了起点。”

    看了一眼县委办公室主任邓文兵,徐君然轻轻的敲了敲手指:“邓主任,你说说看,咱们县最近这一年上访的问题,有多少得到了解决?”

    邓文兵想了想道:“大概百分之九十五都得到了解决。呃,这个是信访办报上来的数据。”

    他倒是不笨,知道徐君然肯定不会无的放矢,索性先说明白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免得真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徐君然找自己的麻烦。

    徐君然点点头:“百分之九十五,我不知道信访办怎么得出的这个数据,但是我知道,根据我让政府办了解到的情况,最起码有超过十几个反应情况的群众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得到解决。”

    略微停顿了一下,徐君然扬了扬手里面的材料说道:“而且大部分反映情况上访的群众,都是农民。”

    “农民不容易啊。”徐君然叹了一口气,情绪有些低落的说道:“我在农村长大,知道农村的日子有多么的难过,也知道农民进城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冷言冷语也就罢了,有的人甚至连农民辛辛苦苦的工钱都不愿意给,嘴里面说的天花乱坠,实际上却玩了一百种花样!前几天,就在前几天,我听说有人给农民发工资,明明是几百块钱,偏偏换成五分一毛的硬币,呵呵,这是什么样的人心?”

    说着,徐君然指了指自己手里面的文件道:“所以,我觉得出台一个这样的规定办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白林点点头:“县长说的没错,我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