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爱民富民工程 (第2/3页)
语连珠,口才难得。人才难得。
这些都是徐君然在长青乡工作这段时间,间接的从黄海或者谢美娟他们这些干部的嘴里面听来的。有时候观察一个人,并不一定要真的跟他进行亲密的接触,单单是从他周围人的反应当中,就能够判断出这个人的某些特质来。
徐君然上辈子看过的干部没有三千也得有一千,他早就练就了一番仔细分辨人的本事,通过自己对王长林这个人的行事风格和性格脾气的了解,他今天可以断定,这一次的县政府会议。十有**王县长是已经打定了主意,准备在富乐县全面发展农业经济,不再对老书记齐三泰重点发展工业那一套唯唯诺诺了。
徐君然向朱泽成打听过,齐三泰这个人是公社干部出身。之前还干过一任焦化厂厂长,除了在富乐县任职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业系统的各个单位工作,这样的一个人。说白了就是个工业通。即便是朱泽成等人也不得不承认,富乐县是个工业大县,农业小县。有那几个大型国有企业在,这里的工业十分的发达,这也就使得齐三泰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改革开放到现在,虽说思想上是有些保守,可齐三泰依旧是大刀阔斧的抓工业,抓交通,抓城建,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县城,很少到乡镇去。作为他的下属,朱泽成等人是很佩服这个书记的,有胆略,有能力,有水平,抓起工作雷厉风行,底下人一点也不敢怠慢。工业化的要求,促使富乐县的工作节奏和效率大大提高。他在富乐县干了十几年,富乐县的变化就很大。徐君然也知道,之所以齐三泰能够成功,也正是暗合了上面大搞工业的节拍,毕竟他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
朱泽成在富乐县的时间不短,跟王长林和齐三泰都接触过,按照他的说法,王长林别看叫嚣着改革改革,实际上对工业生产实在不怎么上心,反倒是齐书记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