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四章 调整分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四章 调整分工 (第2/3页)

乡里面的分工一直不调整的话,葛大壮相信,用不了半个月,所有人就该转而投靠徐君然这个党委书记了。

    这一点,徐君然比葛大壮还清楚。

    徐君然听到葛大壮的话,露出一个笑容来,他早就在等着葛大壮求上门来,之所以一直不调整班子的分工。徐君然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毕竟基层工作跟上面是不太一样的,自己这个一把手的权威,是任何领导干部都没有的。

    不过他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毕竟葛大壮也是乡长,乡里面的二把手,要是把他逼的太紧闹到县委去,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所以徐君然见葛大壮摆出这个态度来。也就没有再说什么,笑着点点头道:“那好,咱们就研究研究吧。”

    基层工作跟一般地方不一样之处就在于,乡镇工作很多时候大部分事情都是一把手和二把手说了算的。就好像长青乡的工作。徐君然跟葛大壮如果都同意,是没有人敢反对的,所以这个分工,说起来很难。实际上就是两个人商量着办。

    两个小时之后,葛大壮满意的离开了徐君然的办公室,心里面对徐君然的评价却又高了几分。这位新来的书记,倒是很不错嘛。

    乡镇是个小社会,除了没有军队外,国家有的大块事,乡镇一样都不缺,班子成员要分管机关工作,协管镇直部门,还要包管理区,包村。在分工时,既要按照职务、按照排序、按照需要、按照能力、按照惯例,还要肥瘦搭配,综合平衡。用同志们的通俗解释说,让每个人至少能管着一碗馄炖钱。

    所以,徐君然跟葛大壮在考虑分工的时候,干脆来了一个利益均沾,把每个人都给予了一定的好处,这个分工一宣布,班子成员基本上皆大欢喜。几个副书记都挂了线,连最没有油水的纪委书记,徐君然也让他挂上了乡镇企业办公室的主管位置,不至于连个车票都没有地方报销。违背惯例的只有原来的农经办主任李大志,他由农经办主任提拔成党委委员,按说不用再抓农业经济工作了,农业经济一般都是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