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六二章 山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六二章 山参 (第2/3页)

后曾经到过的地方,现在截然不同。

    记忆中的满山玉米,现在是满山的苍翠。记忆中的宽阔大道,现在只有羊肠小道。记忆中的一幢幢散落在路边的民房,现在只有高大挺拔的美人松。

    。。。。。。

    人参价位1988年达到了顶峰,种植一亩人参可以收入上万元,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

    人参是娇贵的,对土质的要求很高,最好是树林里面的腐殖质比较多的土,要想达到最大产量最好是新伐的林地,对海拔也有要求,最好是山坡地。

    不存在环保意识或者说环保意识还比较低的那个年代,森林砍伐几乎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人参还有更娇贵的地方,人参真正长大要六年,但是参地种参四年后土质就不行了,还要再换一次土,要么去买土,要么就得移栽。

    就等于种一亩人参,最少要开一亩多的林地。

    这还不算,人参种植不能够重茬,一块地种过人参之后,理论上要过三十三年以后,才可以种第二次。

    而参农们则说要想种好,最少要六十年。

    这就等于参农要想再种人参,还要再开新林地。

    到了2014年,据航拍人员目测,长白山林区三分之一以上的林地已经采伐一空,百分之八十的山顶是光秃秃的!

    出于对参王的迷信,十三道沟林地砍伐的速度更是超过了其他地方。

    。。。。。。

    群山遮望眼,那处护林员的木屋在哪?

    背起背包上山,即使不能够采到那株参王,也应该好好领略一下后世再也很难见到的长白山美丽风光。

    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是美人松,一棵棵像仙女下凡,翩翩起舞,多彩多姿。

    有的像仙鹤展翅,有的似舞女献花,有的似嫦娥奔月,有的像美猴王倒海翻江……

    点缀在于山坡的岩石缝隙中的蒙古栎、糠椴,色木槭、胡桃楸、黄菠萝、山杨,五颜六色。

    屈广全无限的遐想,似乎进到了一片虚幻的境界。

    松涛阵阵过耳,犹如海浪轻轻拍打着海岸,但是比海浪更让人心静。

    “哎,小伙子,前面是林区没有路了,走进去会迷路的!”一个四十多岁大叔模样的人在后面喊起来。

    “额!”屈广全张开双臂:“大叔,这里是真美啊!”

    “这还叫美啊!”大叔用手指画了一个大圈,“五十年代的时候,这里这里,统统都是原始森林,那个时候才叫真美!”

    中年人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